此網站由 教育部顧問室 補助

Logo

曹俊彥淺談圖畫書印刷

在 郭建華 老師的盛情邀約下,圖畫書界活化石 曹俊彥 老師,來到台東大學圖畫書課與同學們分享「圖畫書的印刷」,老師一開始就自我介紹自己的經歷,原來在擔任國小美術老師前,他曾經在印刷場當過學徒,實際地接觸到紙張、材料和墨水,不同的結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後來到小學任教,每個禮拜都要幫學校畫中心德目的海報,有一次無意間讓教育廳的兒童讀物美編曾謀賢看到,而有機會進入中華兒童叢書擔任美術編輯,負責找畫家、排版、畫插畫,與印刷技術有更頻繁的接觸,三期五年期間共出版約三百六十多本的書。他甚至透露何嘉仁的商標那隻大河馬就是他畫的,因為他覺得說英文就要張開嘴,所以他建議將有著大大嘴巴的河馬拿來當標誌。

在介紹完自己後, 曹 老師開始講解印刷的歷史和概念,中國人在西元 588 年發明了印刷術,之後傳進了西方,印刷技術的發達,可以讓文字或圖片更普及,大量的印製出版品能讓更多人更容易讀到書籍,這是改變社會結構和產生新文化的一項發明。

印刷概述

曹老師指出,現在常用的印刷技巧約略可以分為四種:平版、凸版、凹版和孔版,其中,

(1)平版印刷刻印同通常都在石版和金屬平版,如鋅版或鋁版。它是將印紋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印文以外的範圍著油,利用油水分離不能相融合的原理,先滾墨再壓印,將圖案轉印到紙上。

(2)凸版印刷可以分為金屬板和木刻板,它的原理與蓋印章的原理類似,版上的文字是浮凸倒反的,凸出部分著墨,有著墨的部分就是將被印出的文字或圖案。

(3)凹版印刷材質多為銅版,先將印版上要呈現的圖文部分刻在凹陷處,所以印刷前要先經過上墨,使油墨附著在圖文凹陷的地方,再行轉印出文字或圖案。老師還以《阿蓮娜老鼠與巨貓》這本書,讓同學能欣賞到凹版畫所表現出的畫面風格,但美中不足的是這本書,雖然作者以凹版印刷創作,但輸出成書本依舊是由平版印刷,讓讀者很能體會出不同。

(4)孔版印刷則是一種被印物限制較少的印刷技巧,運用「遮擋與露空」的原理,製版時藉用型紙模板黏貼、顏料塗塞,造成網面鏤空的圖形,印刷時網上的顏料經由橡皮刮刀之擠壓力,透過網孔印到被印物表面。絹印的優點是可同時上墨和印刷,且印出的圖像無左右顛倒之顧慮。

每個印刷技巧輸出時都有它的獨特的美感和差異性,如何選出能呈現畫面的印刷方法,是需要經驗和與美編討論才能產生的結果。曹老師表示早期作圖畫書都是要自己製版,不像現在都是經由電腦作業,都要自己去印刷場排版和看輸出,才能確保整本書的品質。

─ 「顏」來如此 ─

接著曹老師又介紹印刷時顏色的調配,因為一本書的繪者,通常都會使用多層次的顏色,來建構畫面的立體感和豐富性,但大部分印刷時顏料只有四色(黑、洋藍、洋紅、黃),除非美編有特別的要求,都是透過這四種顏色的多寡去調配出其他顏色。曹老師這時舉《Miffy》為例,書中的畫面都是經由特殊的顏料去印成,所以整體會感到特別鮮豔。但使用特殊顏色可能會犧牲其他顏色的飽和度,這中間的平衡關係,只能經由印刷的經驗去衡量。

印刷的過程中,美編無法要求印出來的成書顏色,要和原畫完全一模一樣,只能要求成書時畫面,是否要達到作者要呈現的效果和追求的美感。

─ 用心就是專業 ─

印刷是一門結合美感和工藝的技術,過程中需要印刷師傅、美編及作者三方的溝通,才真實地傳遞原畫的氛圍,帶給讀者視覺最美的饗宴。原來今天我們能讀到文字和圖片編排精美的圖書,都是經由作者、繪者、編輯、美編和印刷場技師,再透過企畫、編輯、排版、裝訂和銷售,需多環環相扣的手續,合作之下才能完成的。

所以,在我們拿到一本書的當下過程,我們是否更應該抱著一顆尊重和感恩的心對待它,閱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