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教材列表    
   
 

 

 

晏嬰相齊

 
 
 
::: 晏子不死君難:::
 
:: 襄公二十五年:::
  齊棠公之妻,東郭偃之姊也。東郭偃臣崔武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弔焉
。見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
可。」武子筮之,遇困之大過。史皆曰「吉」。示陳文子,文子曰:「夫
從風,風隕妻,不可娶也。且其繇曰:『困于石,據于蒺梨,入于其宮,不見
其妻,凶。』困于石,往不濟也;據于蒺梨,所恃傷也;入于其宮,不見其妻
,凶,無所歸也。」崔子曰:「嫠也,何害﹖先夫當之矣。」遂取之。莊公通
焉,驟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賜人。侍者曰:「不可。」公曰:「不為崔子,其
無冠乎﹖」崔子因是,又以其間伐晉也,曰:「晉必將報。」欲弒公以說于晉
,而不獲間。公鞭侍人賈舉,而又近之,乃為崔子間公。

  夏,五月,莒為且于之役故,莒子朝于齊。甲戌,饗諸北郭,崔子稱疾,
不視事。乙亥,公問崔子,遂從姜氏。姜入于室,與崔子自側戶出。公拊楹而
歌。侍人賈舉止眾從者而入,閉門。甲興,公登臺而請,弗許;請盟,弗許;
請自刃於廟,弗許。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聽命。近於公宮,陪臣干掫
有淫者,不知二命。」公踰牆,又射之,中股,反隊,遂弒之。賈舉、州綽、
邴師、公孫敖、封具、鐸父、襄伊、僂堙皆死。祝佗父祭於高唐,至復命,不
說弁而死於崔氏。申蒯,侍漁者,退,謂其宰曰:「爾以帑免,我將死。」其
宰曰:「免,是反子之義也。」與之皆死。崔氏殺鬷蔑于平陰。

  晏子立於崔氏之門外,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
﹖」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歸乎﹖」曰:「君
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
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暱
,誰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弒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將庸何歸﹖」門啟
而入,枕尸股而哭,興,三踊而出。人謂崔子必殺之。崔子曰:「民之望也,
舍之,得民。」盧蒲癸奔晉,王何奔莒。叔孫宣伯之在齊也,叔孫還納其女於
靈公,嬖,生景公。丁丑,崔杼立而相之,慶封為左相,盟國人於大宮,曰:
「所不與崔、慶者。」晏子仰天歎曰:「嬰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與,有
如上帝!」乃歃。辛巳,公與大夫及莒子盟。大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
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
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閭丘嬰以帷縛其妻而載之,與申鮮虞乘而出,鮮虞
推而下之,曰:「君昏不能匡,危不能救,死不能死,而知匿其暱,其誰納之
﹖」行及弇中,將舍。嬰曰:「崔、慶其追我。」鮮虞曰:「一與一,誰能懼
我﹖」遂舍,枕轡而寢,食馬而食,駕而行。出弇中,謂嬰曰:「速驅之!崔
、慶之眾,不可當也。」遂來奔。崔氏側莊公于北郭。丁亥,葬諸士孫之里。
四翣,不蹕,下車七乘,不以兵甲。

 

 

 

::: 景公更晏子之宅:::
 
::: 昭公三年:::

  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請更
諸爽塏者。」辭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於臣侈矣。且小人近市
,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煩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識貴賤乎﹖」
對曰:「既利之,敢不識乎﹖」公曰:「何貴﹖何賤﹖」於是景公繁於刑,有
鬻踊者,故對曰:「踊貴,屨賤。」既已告於君,故與叔向語而稱之。景公為
是省於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齊侯省刑。《詩》
曰:『君子如祉,亂庶遄已』,其是之謂乎!」

  及晏子如晉,公更其宅。反,則成矣。既拜,乃毀之,而為里室,皆如其
舊,則使宅人反之,曰:「諺曰:『非宅是卜,唯鄰是卜。』二三子先卜鄰矣
。違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禮,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違諸乎﹖」卒復
其舊宅,公弗許;因陳桓子以請,乃許之。

 

 

 

::: 晏子諫殺祝、史:::
 
::: 昭公二十年:::
  齊侯疥,遂痁,期而不瘳。諸侯之賓問疾者多在。梁丘據與裔款言於公曰
:「吾事鬼神豐,於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為諸侯憂,是祝、史之罪也。諸
侯不知,其謂我不敬,君盍誅於祝固、史嚚以辭賓﹖」公說,告晏子。晏子曰
:「日宋之盟,屈建問范會之德於趙武。趙武曰:『夫子之家事治;言於晉國
,竭情無私。其祝、史祭祀,陳信不愧;其家事無猜,其祝、史不祈。』建以
語康王。康王曰:『神、人無怨,宜夫子之光輔五君以為諸侯主也。』」

 

 

 

::: 晏子論和與同:::
 
::: 昭公二十年:::

  齊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臺,子猶馳而造焉。公曰:「唯據與我和夫!」
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
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
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
而不干,民無爭心。故《詩》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無言,時靡有
爭。』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
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小大,
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
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詩》曰:『德音不瑕』。今據不然。君所謂可,
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
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 晏子不禳彗星:::
 
::: 昭公二十六年:::

  齊有彗星,齊侯使禳之。晏子曰:「無益也,祇取誣焉。天道不慆,不
貳其命,若之何禳之﹖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穢也。君無穢德,又何禳焉﹖若德
之穢,禳之何損﹖《詩》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
厥德不回,以受方國。』君無違德,方國將至,何患於彗﹖詩曰:『我無所監
,夏后及商。用亂之故,民卒流亡。』若德回亂,民將流亡,祝、史之為,無
能補也。」公說,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