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研讀 Orality and Literacy 研讀大綱

 時 間: 2007/1/17 ( 四 ) 13:30-15:30

 閱讀進度: Orality and Literacy , “(Ch3) the orality of language” pp 57-76

 本週主題:口述記憶

 主 讀 人:譚昌國


1.  Oral Memorization

 -  口述文化傳統中,口述記憶如何進行?

 -  以口述方式來記憶,像文字記憶那樣一字不差的記憶是可能的嗎?

 -  Milman Parry & Albert Lord 的研究

   Parry 研究 (1) 荷馬史詩

        (2) 南斯拉夫的敘事詩人, Lord 的後續研究

  敘事詩人(歌者)的表演會因觀眾反應,詩人狀況及其他社會心理因素而每次有所不同。雖然每次都不同,但可以辨識出是相同故事的不同版本。其他各地的田野工作顯示,敘事詩人確實嘗試一字不差的記憶,但成效如何?往往不如他們的預期。

  儀式的例子似乎較成功,或是透過語言與音樂的限制(語言 —Omali 的古典詩,音樂 — 日本的敘事故事)。儀式語言的記憶值得更深入的探究。

 -  印度吠陀的口述記憶性質

 -  口述和文字記憶的重要差別在身體參與的成分

 

2.  Verbomotor Lifestyle

 -  生活的進行相當依賴口語的傳播和使用的文化

 -  Word-oriented v.s. object-oriented

 

3.  The Noetic Role of Heroic ‘Heavy' Figures and the Bizarre :英雄和奇特的角色有助於口述記憶

4.  The Interiority of Sound

 -  視覺(文字)和聽覺(口述)的比較

 -  聽者是在經驗的中心,被聲音包在裡面

 -  聽覺是統合的經驗

 -  對口述文化來說,宇宙是不斷進行中的事件,而人在宇宙的中心( P72 )

5.  Orality, Community and the Sacral :由於聽覺的特性,將人連結於社群及神聖

6.  Words are not signs? :話語( spoken words )不是符號


 經典研讀 Orality and Literacy 讀書會記錄

 時 間: 2008/1/17 ( 四 ) 14:00-16:30

 地 點:台東大學知本校區 兒童文學討論室 (3)

 閱讀進度: Orality and Literacy , (Ch3) “some psychodynamics of orality” pp 57-76

 本週主題:口述記憶

 主 讀 人:譚昌國

 參與成員:譚昌國、劉忠岳、金惠芬、吳亞馨、劉琬琳

 記 錄 人:劉琬琳

〔會議紀錄〕

● 口述記憶( oral memorization )

  本書這一部份在談口述記憶如何實際進行操作,其中有些研究是比較偏向於人類學的。口述記憶和文字記憶不同,在文字時代我們會逐字句背誦,是「一字不差( verbatim )」的記憶,但用口語的方式記憶有可能做到這個程度嗎?如果在口語時代並非用這樣的方式記憶,那記憶又是如何進行的呢?

  荷馬學者 Parry 從現在仍進行口述的社會的角度去理解口述記憶的進行。他談到很多關於詩學的知識,而且蠻強調吟唱詩人有社會跟文化的脈絡,類似表演的形式。因為是表演,所以每次都會不同,造成差異的因素很多:個人、觀眾、時事。但他們會嘗試每次表演都是一樣,有一個比較想要固守的傳統的部分。

  本書作者昂格指出每次表演的差異是蠻清楚的,跟文字這樣一字不差的呈現方式很不同。而雖然每次看起來都有些地方具有基本的相似,但又每次都有點不同,各次之間可說是同一本文的不同版本。雖然他們很想要做到一字不差,但成果都不同預期。

  在口述社會中,儀式的語言或是歌謠被保留地比較好,似乎是比較成功的例子。舉例來說,女孩子在成年禮上的吟唱會被記得比較精準,既使時間相隔二十年還是差不多。( p62 )另外,有時也會藉由語言或是音樂來達成效果,像是非洲國家索馬力( Omali )的古典詩就是用語言使記憶精準;而日本傳統上則是使用音樂來幫助記誦。

  基本上,儀式有種傳統主義的傾向 (p64) ,所以改變比較不多。儀式執行得成功與否跟「它跟以前一不一樣」很重要,進行儀式的人都很怕會犯錯,一旦錯了就必須向祖先請求贖罪。由於「要跟以前一樣」正式儀式的心態,所以在儀式中使用的語言也被保留地比較完好。我主要是研究台灣的排彎族,排彎族是母系社會,儀式由女人執行、傳承。以前傳統的方式是從十歲開始跟隨著老師學習。為了幫助記憶,老師會編歌讓她們唱。那些生澀、古遠的透過歌謠的方式被硬記下來,像是咒語一樣。儀式語言的記憶值得更深入的探究。

  另外,口述和文字記憶有一項重要差別在於身體參與的部分。與文字記憶不同,口述記憶進行時常包含著整個人身體的參與,像是以歌謠來記憶的方法裡,除了歌唱之外常也會使用到手勢,或是身體的律動。

● 聲音的內在性( the interiority of sound )

  在本段中,作者昂格將文字與口述的比較,化為視覺與聽覺之間的對比。聽覺是一種統合的經驗,聽者感到自己是被聲音包在裡面,處在經驗的中心。在口述文化中運用聲音,把注意力集中在一起,讓人和人連結在一起敘事詩人讓人聽,在周圍就形成了一個社群;而「讀」則是一個私人的經驗。人和神聖連結起來,都是「上帝對人說話」,都是透過聽覺的方式進行。

  對口述文化來說,宇宙是不斷進行中的事件,而人在宇宙的中心。( p72 )

● 英雄和奇特的角色有助於口述記憶:

  英雄與怪異奇特的角色是可以幫助記憶的,當我們開始用文字記憶的時候,這樣的角色就變少了。

  口述記憶的特點就是一直都和文本 (text) 作對照。

● 話語不是符號

  解構主義的德西達。

  在羅馬時代, sign 都是用某種物體代表而非文字,例如家族的家徽都是圖像,不是文字。書寫跟打字時代的人很自然相信文字是一個「符號」,但其實講的話是一直前進的,而圖像是可以固定下來看的。

  由於因為我們現在太習慣於視覺的思考,所以很難想像當時人的思考是怎麼樣。解構好像是有點是想要打破對話語指涉的思考方式。由於我是人類學家,口傳文化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是蠻有趣的,不過由於現在視覺化文字化了,所以要想像很難,整個經驗都是不同的。

 

〔對談節錄〕

(一)儀式語言的記憶

譚昌國:
   有時要背誦語言較為生澀、古遠的儀式用詞很困難,因此老師會編歌讓習者硬記下來,就像是咒語一樣。

吳亞馨:
   如果像咒語一樣,習者會不會不瞭解意義?

譚昌國:
   儀式語言中一部分是有意義的,並有流傳下來,但習者要在長大以後才會理解。

金惠芬:
   不過,像小時候硬背下來東西,但隨著時代應該會有一些改變。

吳亞馨:
   或者,會不會有諧音歧義,或是發音不準確的問題發生。

譚昌國:
   就田野調查來說,只能觀察她跟老師講的是否一樣。

湯貴婷:
   可是他們對於傳統不是很保護嗎?

譚昌國:
   從前是,但現在開始想要用更現代的方式,鼓勵學習,例如開辦祭司學校。以前的學習條件嚴格,現在都開放了,只要有興趣、有心投入就可以學。對學習儀式語言的人來講,他們能記得住也會覺得有祖靈的幫助。排彎族的巫師會用人為的方式「去除語言的障礙」的儀式,再學下來,果然效果會變好。

  除了這樣的儀式之外,其實口述記憶中也是有用一些動作來幫助記憶的,關係到整個身體參與的程度。舉例: (1) 猶太人哭牆, (2) 記性好的小孩爸爸叫她倒立

  其實唱歌的方式也是整個身體的運作,除了歌唱以外還配合手勢、以及身體的律動等。儀式的進行也是有身體的部分投入參與,是整個人的狀況在運作著的。

吳亞馨:
   我想到,主持儀式的人,是所有人注意的焦點,所以會更加專心。

譚昌國:
   沒有錯,這牽涉到本週討論的第四點:視覺必然要有一個角度、距離才能觀察,但聽覺是經驗的中心,在聽覺的經驗裡,人在宇宙的中心。

(二)口述文化受到的當代衝擊

湯貴婷:
   在我們企圖用漢語寫下原住民的故事時,會不會有無法紀錄的情形發生?

譚昌國:
   會的,因為口語的使用其實與使用那些語言的生活文化非常相關。由於兩方文化上有很大差異,有很多字詞的意思是無法找到對應的。

金惠芬:
   沒有文字只能口傳,所以他們口傳的內容會比我們所記下來的那麼多?

譚昌國:
   是,沒有錯,只要是他們經常進行的活動,就會有相關的規矩、禁忌。而這些知識非常豐富,但你一定要跟著去作才會知道。舉例來說,分獵物的方式就非常複雜。

金惠芬:
   像是現在這樣的生活落失,所以這些過程也一起消失了。

湯貴婷:
   漢人的經濟價值觀跟他們有很多衝突,現在年輕人比較親近漢人。以分獵物的傳統來說,其實「共享」的概念是因為不趕快吃完食物就會壞掉了,因為以前沒冰箱。現在有了冰箱可以保存,年輕人的價值觀開始跟上一代產生衝突了,他們會主張一半歸部落一半歸我。

譚昌國:
   前一陣子有關於知本大獵季遭到警方取締的新聞,這曾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的現在卻被判是違法的。以前人做事的方法、習慣,如果不寫下來好像都不存在一樣。南島所的 蔡志偉 老師研究國家法律跟傳統習俗的衝突,正好跟這個議題很有關係。

(三)語言不是符號?語言不比符號?

劉忠岳:
   當我們有意識到一項東西的時候,會連結到生活裡的經驗,例如在街上看到旋轉的霓虹燈帶表是理髮廳,但並不是那個東西就是理髮廳,而是看到他在那裡出現,代表了符號所象徵的東西。

金惠芬:
  所以符號的意義是更加超越的。

劉忠岳:
   所以 sign 是比字更清楚的東西,那個經驗是更具體不抽象的。

譚昌國:
   這麼說來,這段所謂 “words are not signs” 的 word 也不只是書寫的文字,總之,只要是字詞就不是符號。

劉忠岳:
   字並不是很明顯的告訴你這是什麼東西,反而是生活裡面的東西來說明是更明顯的。

湯貴婷:
   語言只是概念。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