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研讀 Orality and Literacy 研讀大綱

 時 間: 2007/11/1 ( 四 ) 13:30-15:30

 閱讀進度: Orality and Literacy , “(Ch1) the orality of language” pp 5-15

 本週主題:語言的口述性

 主 讀 人:杜明城


˙he literate mind and the oral past

 A. 現代語言學之父 Saussure 的觀點,認為口述語言最為根本,即使沒有書寫文字,口語仍能流傳與保存。

 B. Parry, Sweet and Havelock 等人對於荷馬史詩之研究,兼談 Rousseau 的觀點。

C.  何以學者重新重視語言的口述特性?何謂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是不是所有語言皆為口語的延伸?

D.  電腦語言與自然語言的主要差別在於前者的文法是事先設定的。

 E. 書寫相對於口述乃是 secondary modeling system ,但是書寫喧賓奪主,壟斷了語言的意義。

F.  修辭學原先是探討口述語言的學問。書寫不但不會削減口述語言,還會促進之。許多文學名著,包括但丁的神曲、李維的歷史都是讀來聽的。

˙A Did you say “oral” literature ?

A.  文學意指書寫下來的文本,所謂口語文學實在唐突原意,但又沒有與 literature 相稱的字眼,是否可以稱為 oraliture 呢?

B.  Nevertheless 這個字對書寫時代的人如何產生意象?又,對沒見過馬的人,可不可能用 wheelless automobile 描述?

C.  Text 的原意為 weave, 而 rhapsodize 即為 weave or stitch songs together. Frye 認為口語的藝術皆可稱為 epos.

D.  For persons rooted in primary orality who want literacy passionately but who also know very well that moving into the exciting world of literacy means leaving behind much that is exciting and deeply loved in the earlier oral world. We have to die to continue living.

延伸閱讀

1.  Saussure, F. 普通語言學教程,頁 47-51

2.  Fyre, A. 批評的剖析,頁 303-13

3.  Logan , R. 第六種語言,頁 175-216


 經典研讀 Orality and Literacy 讀書會記錄

 時 間: 2007/11/1 ( 四 ) 13:30-15:30

 地 點:台東大學知本校區 兒童文學討論室 (3)

 閱讀進度: Orality and Literacy , “(Ch1) the orality of language” pp 5-15

 本週主題:語言的口述性

 主 讀 人:杜明城

 參與成員:杜明城、溫宏悅、陳淑芬、金惠芬、吳亞馨、劉忠岳、

      湯貴婷、 劉琬琳、洪雅齡

 記 錄 人:劉琬琳

〔會議記錄〕

•  視覺:音響=書寫:語音

  本書作者昂基在談書寫凌駕口述時,從一開始就引用了索緒爾( Saussure )《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所提及「文字的威望」這個概念。索氏提出文字何以有這樣威望的原因有四(註一),其中昂基引用的是第二個:「在大多數人的腦子裡,視覺印象比音響印象更為明晰和持久,因此他們更重視前者。結果,書寫形象就專橫起來,貶低了語音的價值。(索緒爾 1980 , 50 頁)」

  其實原本語言本身具有一種不依賴文字的傳統,而且這個傳統式很穩固的,因此既使沒有書寫系統,口語仍舊可以流傳。這對生活在文字階段的人(也就是具有 literate mind 的人)也許很難相信,因為我們的思維受到書寫的影響很深。其實「語言和文字是兩種不同的符號系統,後者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於表現前者(索緒爾 1980 , 47 頁)」,但書寫是個很 powerful 的東西,以致雖然它相對於語言是次層系統,但它的存在卻凌駕了語言本身。

•  荷馬能否書寫

  很有趣的現象是幾位當代學者對 orality 的興趣都從荷馬談起,除了這邊提到的 Parry 、 Sweet 、 Havelock 幾位外,盧梭也曾經探討過這件事情,在《論語言的起源》一書中,第六章的章節名稱就是「荷馬能否寫作」:依據希臘語的特徵,盧梭認為希臘字母產生的時間比傳說的要晚很多,姑且不論荷馬是否識字或者荷馬是不是一個創作者的集體,很可能在那個時代連希臘文字都還沒有發明,因為不論是《奧德賽》或是《伊利亞特》中都看不到文字的蹤影。

•  電腦語言

  當代對於 orality 的重新重視其實是由於電腦時代的來臨,電腦語言是從一開始就設計、寫好的語言,而自然語言則是逐步形成,到了最後才歸納出一套規則。自然語言的規則特點在於這套規則一定有例外,相對來說,電腦的語言不太能容忍規則的例外,這點和人類的自然語言是相反的。

•  從口述到書寫的思維轉折

  有時我們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是「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似乎是在這個影像的時代,圖像也凌駕於語言之上了。但是昂基認為這樣的現象必須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才能成立,這個情況就是這張圖必須是建立在一個語詞的背景上。作者在這裡提出的問題是「是否所有的語言都是 orality 的延伸」,很顯然在他心目中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書寫的語言後來喧賓奪主,壟斷了語言的意義,使得口語成為附屬。已經脫離口語時代很久的我們理所當然的用這樣的方式思維( P8 )。昂基用了一個比較重的字眼來形容文字的喧賓奪主,他認為這個過程是 [ 帝國主義的 ] ( P12 ),先用的字先贏,根本不理會在口述的傳統背景裡,這個字是否具有符合其字義的理由。在這個時代,書寫形式是凌駕於口述的。然而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究竟是如何?許多人會認為在有了書寫之後,相對地,語言就會被淹沒而消失,然而作者在這邊提出的看法是,有了書寫以後,口述反而可以得到加強。

  早先時候許多重要經典著作被拿來「聽」比被讀的機會更多,甚至一直到十九世紀的許多小說都是來自於口述的傳統,作者皆用一種說書人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寫作。(註二)

•  Oral literature? 口述文學?

  Oral Literature 是一個奇怪的字,因為 “literature” 這個字本身已經含有書寫的意思,如此一來就不可能是 “oral” 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要用什麼字比較恰當,是否需要自創像是 “oraliture” 這樣的字眼?此外,中文裡「口述文學」這個詞彙說得通嗎?中文的「文學」有沒有包含一定必須要是書寫的這個意思呢?

  口述文學其實是豐富而且重要的,但被強勢的書寫給淹沒了。但本書要強調其自主存在的意義,因為書寫時代仍有它不及之處,在書寫時期有些字無法意象化表達。在本章末段作者提出在書寫凌駕口述的時代之下,對於口述性是否會消失提出一個樂觀的看法:

Fortunately, literacy, though it consumes its own oral antecedents and, unless it is carefully monitored, even destroys their memory, is also infinitely adaptable. ( P15 )

  因此口述性中原本不是書寫的、本來粗俗無文的、本來無意識的,可以藉由書寫來重建,雖然不是 100% ,但仍是一條途徑。 Orality 具有自己的屬性,如果引用索緒爾的想法,他認為口述性是自己存活下來的,而有些時候 orality 可以藉由 literacy 而得到延伸。

  印地安語是沒有文字的,因此他們能夠比較容易瞭解聆聽的重要,在他們的世界觀中世界是一個大的循環,而在進入書寫時代的文明裡,思維模式受到書寫的影響會變得較為線性,而非循環。聆聽故事是很重要的,而現代人似乎已經漸漸失去聆聽的能力,在失去這項能力的同時似乎也遺失了說故事的能力。如何讓在書寫文化下長大的人不要喪失這項能力是本書的重要課題之一。

•  Orality without literacy

  世界上的主要語言諸如中文、英文(最普遍)、西班牙文(最多人使用)、俄文、日文、阿拉伯文、梵文、葡萄牙文、法文、德文等都有文字系統,但有更多的語言是沒有書寫文字,只有口語這個部分的。但是,在世界幾大古文明當中,卻只有印加帝國是沒有文字的,不過他們使用另外一套結繩系統用以記事。

  在還沒有發展出文字的社會中,教育以兩種形式進行,一種是職業訓練,一種是說故事的活動,由年長者在傳奇故事中傳達價值觀給新生代(註三)。在那個時候聚落是大家族的延伸,沒有階級。階級是文字時代之後的產物。

  中研院院士王士元學語言很快,據說他幾個月可以學會一種語言,具有迅速掌握到語言規則的天分。他的學說認為全世界的語言分佈有若光譜,其間的差異有著人類基因的差別。在已經發展出文字系統的社會裡,出現了「正規教育」訓練學生讀寫的能力。從考古文獻中可知道蘇美人的教育和現在其實是很像的。在那隻前都是用口語形式來傳達的價值觀,如果不是藉由詩歌的書寫,將會無法永遠流傳下來。

  而詩歌中流傳下來的也不僅只是文學而已,在《創造力》一書中作者提到一位星象學家藉由荷馬書中的星象去推估,推測當時伊利亞德之所以海上漂流這麼久,是因為他已經到了佛羅里達。也就是說,早期的史詩其實也吟誦了科學的內涵,一些形上學的論述也是用詩的體裁寫的,因為它比較容易用來記誦。

 

•  名詞討論

•  GRAPHOLECT 書寫的方言( P8 )

-   a transdialectal language formed by deep commitment to writing

-   語詞意義背後有其歷史,但這個歷史是它們今日的使用者都說不出來的。

  (ex) host 這個字義為主人,這是一個相對於客人的稱謂,從這個字所發展出「對客人好」的也就是好客 (hospitality) ,或是「對客人懷有惡意」的敵意 (hostility)

•  RHETORIC 修辭學( P9 )

-   speech art

-   亞里斯多德的敘述學跟現在的修辭學其實相去不遠矣。

-   “ … rhetoric was and had to be a product of writing.” 說話的藝術後來一定會牽涉到書寫,而寫作能夠讓 orality 更有條理。而修辭學中所涉及的語法規則是寫作一定會有的

 

〔對談節錄〕

(一)口語到書寫中間意義的失落

湯貴婷:
   在書寫取代口頭這件事情發生時,口頭文學中所附帶的價值觀會不會不見?以原住民故事採集為例,用漢語書寫會不會讓他們的故事改變,雖然一定必須透過書寫的過程我們才能看得到,但其實我們看到的已經不是最初的東西了,我們該如何看待從口語變成書寫的過程?他們是不是不可能從書寫中重新獲得主體性?

陳淑芬:
   這個過程中口述故事一定會受到書寫制約的,修辭學,其中特別是演談的方式,已經由系統化方式寫下成為一門科學了。然而,口傳文學這個部分仍然屬於比較情感化的,漢語有主宰性,所以不使用漢語的話原住民口傳文學只能一直停留在抽象的階段。不過這個系統的制約還是需要的,不然在自主的系統建立之前根本無法談論它。其實,這就跟我們受到英文系統的主宰的情況一樣。

吳亞馨:
   把原住民語翻譯過來的時候,似乎只是語言,沒有情感。

陳淑芬:
   口述的人跟接受的人之間有距離的落差。

杜明城:
   根據沙比爾沃夫假設( Sapir-Whorf Hypothese )我們所使用的語言與所生存的之處的世界觀是可以對應的,當你是在這個文化裡頭生活的人,才會用這些語言、字彙,這些語彙是由生活的環境所帶來的。舉例來說,中文裡「雪」一個字,在愛斯基摩的方言中有數十個詞用以表達不同的下雪情形。

  當他本身要從生活語境轉化文書寫,例如為了使他者(在這個問題中指平地漢人)能夠理解,一定會喪失或是添加了一些東西。意義的落差(消失、稀釋、或是不當理解)是不可避免的,但即使翻譯( translation )不太可能,但又不得不為。

  本計畫在 12-1 月籌備了一個工作坊,談神話傳說如何採集、敘述。這個問題可以在當時提出。

(二)《對話錄》中的口述性

劉忠岳:
   柏拉圖的《對話錄》都是採用對話形式書寫的,這樣可以算是一種 orality 的延伸嗎?

杜明城:
   很難說「是」耶,因為對話錄是一個對話過程的記載,而對話本身就包含了思想的辯證在其中,過程裡有陷阱有解套,這需要非常精細的書寫記錄,讀起來反而比較像是劇本。而相對來說,中國的《論語》是學生把老師孔子的話看待為真理一般抄寫下來,雖然同樣是對話,但內容不同。

  對話錄其實是修辭學的呈現,觀察起來,古典時期的貴族文章不一定要好,但一定要辯才無礙,所以一定要懂得修辭學,斯巴達、希臘、羅馬時期都是這樣子,重視口語的訓練。而凱薩、西塞羅寫得文章都短短的,但修辭學都很好。

 

-------- 註解 --------

一、 這邊所談到的四個原因,請參考延伸閱讀資料《普通語言學教程》,頁 49-50 (北京市:商務, 1980 )。

二、《故事的呼喚》( The call of story )一書可以看到這樣的實例。該書作者 Robert Coles 曾經提過,在他小時候爸爸常會念一段小說,接下來別人再念如此輪流,他們念的小說像是安娜卡列尼娜或是伊凡塞里奇之死這樣的著作。

三、參考延伸閱讀資料《第六種語言》,頁 179 (台北市:藍鯨, 2001 )。

 

〔臨時動議〕

1.  透過這個研讀會希望能夠在地方上帶起討論閱讀這個領域的書籍,假若本讀書會進行的過程中談到一些延伸的原文書,可向圖書館薦購。

2.  延伸閱讀的資料將會放在專案研究室中,供各位成員在那裡閱讀。專案研究室的鑰匙請洽兒文所辦公室。

 

〔索引〕

本次讀書會提到的書有 ……

-   索緒爾( Ferdinand De Saussure )著,高明凱譯( 1980 )。《普通語言學教程》,頁 47-51 。北京市:商務。

-   弗萊( Northrop Frye )著,陳慧等譯( 1998 )。《批評的剖析》,頁 303-13 。天津市:百花文藝。

-   羅根( Robert K. Logan )著,林圭譯( 2001 )。《第六種語言》,頁 175-216 。台北市:藍鯨。

-   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著,洪濤譯( 2003 )。《論語言的起源》,頁 37-40 。上海:人民。

-   荷馬史詩《奧德塞》與《伊利亞德》

-   奇克森特米海伊( Mihaly Csiksentmihalyi )著,杜明城譯( 1999 )。《創造力》。台北市:時報。

-   柏拉圖的《對話錄》

-   Coles, Robert (1989). The Call of Stories: teaching and the moral imagination.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本次讀書會提到的概念有

-   沙比爾沃夫假設( Sapir-Whorf Hypothese )

-  書寫的方言( grapholect )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