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體驗中的自我安頓

演講時間: 2008/04/15 15:25-17:30

演講地點:兒文所 30 人討論室

演講者: 林以正 老師

記錄者:劉育汝


  林以正老師是台大心理系的副教授,他來這裡跟大家談談在這個資訊爆速、多元紛雜的社會中,多重自我與個人平衡的關係。心理學是同學比較少接觸的一環,但老師一身 T 恤加牛仔褲的輕便打扮,和爽朗明亮的聲音,輕易就卸除大家對「心理學」的未知茫然,成就了一場極為有趣,又能反思自身處境的演講。

  老師先從自己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興趣開始談起,他個人一直有興趣的一個論題是:一般人在進退兩難困境間的掙扎,並進一步思考人如何在一次次的掙扎間,找出方法,讓自己的生命安頓。

  心理學自我研究中衍生出相當重要的一個概念──自我複雜度( self-complexity )。從佛洛伊德伊始的心理學,都脫不出這個核心,例如佛氏所言的超我、本我、自我之間的衝突和統合。如果一個人各個面向的自我都可以適切的對話,協調出一個和諧性,心理健康就成為可能。但是在如此多元的生活環境中,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難完整整合的,因為我們有太多不同層面的「我」。既然無法統合,那「區隔」成了另外一個選擇。區隔指的是,我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人接觸,就會產生許多不同的我,呈現我不同的面貌。

  延續這個概念,在現在這個幾乎非網路不能生活的世界,網路似乎成了一個很好的多元體驗工具。因為在各個切換的視窗間,或是多個 ID 並用的 BBS 社群,甚或是各種電腦遊戲間的來回,青少年以多重身份在網路世界中探索及體驗,並從中增加生命的豐富性。一切似乎相當圓滿樂觀,然而經研究卻呈現出自我複雜度與網路成癮呈現一個非常高的相關。「成癮」一個最為顯著的特性即是──覺得應該停止而不停止。(當老師說出這個特性,場中眾人紛紛點頭意會,大家或多或少多面臨過關掉別的視窗,打開 Word 視窗寫報告或打論文的掙扎,或是整晚整天沈溺小遊戲無法自拔的經歷。)有一些研究把焦點放在網路成癮的對象上,研究哪些是高危險群(容易成癮的人),而這些人何以上癮,登錄網路都從事哪些行為? 林 老師以為這些實驗其實是比較消極的,他在意的是怎麼藉由網路這個東西來體驗多元自我,而不是沈迷其中,成癮不可自拔,是否能憑藉這麼多的不同體驗,使個人走向成長的一端?他有興趣的是走向成長或是成癮之間的那個開關。

  接著,老師說了一個自己助理的例子。有一天,助理告訴老師:「我不做了,我要去流浪。我要去體驗人生。」不管老師如何勸說,他的助理執意如此。其實,他的助理之所以要去流浪,是在追求一種自我實現。什麼是自我實現?即是「傾聽自我的聲音,發揮自己內心的最大潛力。」因此我們不斷在問孩子或是自己:「我喜歡什麼?」、「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就跟西方理論中一直以來以「個我」為中心,不斷開發自我潛能有所應合。老師適時又舉了一個例子:一開始,我們可能是坐火車環島。好,這樣不夠體驗。看了電影《練習曲》之後,我們也豪氣萬千騎單車環島,那也還不夠。再來,那就走路環島,也還不夠。那要怎樣?乞討環島。我們不斷不斷挑戰自己,擴張自我的潛能。其實,這也跟之前所提的「成癮」觀念是有相關的。所謂商業設計上的成癮設計,即是追求更大的快樂的一種循環。我玩遊戲破了這關,下一關又有什麼機關等我去突破,再來,是否又有什麼樣的新魔王出現?這樣尋求突破、追求更大刺激及更大的快樂,不停往前迴遞追尋?只是這樣不斷自我擴張,不斷追求一種更大刺激型式的快樂或舒適感,最後是要停在哪裡?當一個成長慾望被滿足之後,又必須尋找另外一個刺激時,這個歷程會有終點嗎?

  所以其實真正困難的是,如何在豐富多元自我、不斷追尋自我潛能的過程中,懂得何時該踩煞車?在面對成長或成癮的關卡時,我們可以在多元體驗後走向成長而非成癮的那一邊?回歸到中國古老的哲學中去探尋,會發現我們應該去學習所謂的「中庸」思維,尋求一個平衡──一個不斷自我擴張中過程的平衡,既然能放,也要能收。在放的狀態,要去設想收斂後又會呈現何種狀態?這要如何去做呢?就是要回歸到「主體我」的思維來。用白話來說,要嘗試在自己生活的背後有一個觀照自己生命更大的 perspective ,也就是一種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 )。在自己的腦袋中有一個很清楚的結構,在什麼環境我應該如何應對,以及我為什麼這樣來切割我的世界,這其實也就是自我清晰( self-clarify )。所以如果孩子,能夠在多元的經驗中產生 self-complexity ,但又能透過某個機制產生 self-clarify 的話,那麼成癮指數就會下降,成長機會就會上升。

  我們要追求的也應該不是那無上的快樂。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中了獎券頭彩會高興多久?經過研究調查顯示,大概是半年。我們應該在生活裡面尋找小而平凡的快樂。有一件事大家可以試著做做看,會獲得所謂生活上的快樂,而且是很大的一種快樂。去寫五張卡片給生活中想要感謝的一些人,但是你從來沒有以任何形式向他們表達心中的感謝。有機會去試試做這件事吧,應該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最後林老師分享了了一個由金樹人教授提出的心理治療方式:心理位移。心理治療簡單說就是經營出一個敘說的空間,而心理醫生或治療師扮演的角色就是作為一個權威支持病人的需索及情緒上的支撐。而心理位移基本上也是一種敘說過程的治療,只是是改由用書寫的方式。將寫給自己看的日記,先用我開始書寫,之後再書寫一次,但改用第二人稱的你,之後,再用第三人稱的他書寫一次。用第一人稱我書寫的時候,文字中透出的世界細節濃度很高,情緒是放大的狀態。用你書寫的的時候,由於人稱轉換了,像是一種在與別人說話的語氣,因此一種勸告的聲音會出現,最後改用第三人稱的他書寫的時候,有一種處於外的批判的聲音會出現。經過我們的觀察,這種治療對於自我控制力較差的人,確實是會有所進步的。不過,由於這個活動花費的時間很長,所以一個禮拜大概進行個兩三次就好。但也不所有的情況都按照我→你→他這種順序書寫,有時候情緒上突遭很大的情感創傷時,可能從你或他可使書寫比較好,因為從我開始書寫,一切經歷的事件重來,情緒放大的情況下,對待治療者也並不好。老師這時也提及一件有趣的事,有一本日文書,教導大家要在早晨寫日記,這樣對心理的健康是會有幫助的。因為在晚上寫,我們情緒是處於一種一整天上課或上班壓縮的累積,多半不太舒服。但如果在一大早寫日記,回顧的是昨天的事,但即將展望的是新的一天,觀點的不同,會讓你情緒也跟著不一樣。但問題是早上大壓忙著從床上起來,趕上學、上班,誰還有時間寫日記,所以當然這本書在台灣無法暢銷。確實是如此,同學也多能感同身受發出微笑。

  老師提出這個心理位移的治療方式後,與會的同學關於書寫本身提出有無觀眾在寫的人心中,會否影響這個治療的運作等相關問題,與老師進行討論,儘管牆上的時鐘暗示演講時間已到,但似乎不影響大家的興趣,當然,這場演講算是成功引起迴響。

 

活動剪影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