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情巧克力]

打破的骨灰罐

作者:樊明德

經商致富之道,不在賺錢,而在賺取人心。

薇安所開的巧克力店,無疑的,是最成功的典範之一。她以一個外來者,流浪到法國鄉間,開了一家巧克力店,雖然,打從一開始,就因為她與眾不同的文化背景,而頻頻受到鎮民的排擠,但是,由於她的熱忱與付出,最後終於為自己及鎮民開闢一片更加寛闊的天空,成就鎮民們更有意義的生命。

薇安是如何在鎮民們的心田播撒一粒粒愛的種子,而收割成為一位心靈富有的人?筆者借影片《濃情巧克力》(Chocolate,年代電影公司)加以探討。

 

 

 

 

 

 

 

 

 

伴著風一起旅行

 

        薇安的巧克力店開張了!鎮民都投以好奇的眼光,打量這位與眾不同的外來女子,笑盈盈地掛起招牌,定睛一看,居然是在販賣巧克力,四十多年前的法國鄉下,幾乎沒人享用過的商品,而薇安更在招牌上潻了四個斗大的字「來自馬雅」,更培增了巧克力神秘的異國風情。

 

        原來,薇安的父親(喬治)是一位藥劑師,既誠實又有前途,毎天忙著為顧客調制肝油,日子一天天的過,他卻越來越不滿意這種生活,不斷思索著如何改變,以尋找生命的意義。

        機會終於來了,法國藥劑師公會在1927年組織了一隊研究團,遠付南美叢林,向當地土著學習天然植物的藥性,喬治拋開一切前往,而此次的探險也卻實改變了他的生命。

        某夜,喬治受邀參加土著的祭儀,在儀式中,與土著一道飲用了一種加了辣椒生可可的飲料,土著們相信,加了可可的飲料可以釋放隱藏的人性,並且透露命運。就在此時,喬治遇到了琪薩,一個隨著族人,四處流浪的女孩。兩人隨即熱戀。

        族長警告喬治,琪薩不是合適的結婚對像,她與她的族人,隨著北風,走過一村又一村,調配古老馬雅的秘方,從來也未曾想過安定下來,不過,熱戀中的喬治,不以為意,遂將琪薩帶回法國,過了一段美滿的日子。他們的女兒薇安也在此時出生。

一天,當北風再度吹起時,喬治醒來後,卻發現琪薩帶著女兒消失了,母女倆命中注定漂泊,伴著風一起旅行,配製古老的可可秘方,正如同久遠的琪薩族人一般。

        琪薩於行程中亡故,薇安繼續母親的旅行。漂泊,是薇安的宿命,她隨身擕帶一個色彩鮮艷的陶罐,盛著母親的骨灰,陪伴自己及女兒(阿努克)走過一村又一村。就這樣,薇安母女流浪到這個小鎮,出乎意料地打破了這個小鎮,以「寧靜就是美」自徐的百年傳統。

 

 

 

 

 

 

 

「濃情牌」巧克力

        一開始,巧克力店的經營就困難重重,薇安事前並未做好市場調查,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一天,雷諾鎮長來訪,這位鎮上最有權勢的精神領袖,好意地邀請薇安前往教堂做禮拜,卻被捥拒,薇安對鎮長俏皮的說,雖然她們不上教堂,但,伴著教堂的鐘聲跳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對嚴肅、虔敬、尊貴的雷諾鎮長而言,不順從的薇安,寫下日後衝突的伏筆。

        時機上也不合,「四旬齋」的日子已到,年輕的神父站在講台上高呼,要鎮民對抗人性的慾望,從而反省悔過。齋戒期間是禁食的,而偏偏薇安卻選擇此時大張旗鼓的開設巧克力店,神父很不高興的講道:「撒旦,有許多分身,有時候,他是唱庸俗曲子的歌星,有時候,他是猥褻小說作家…有時候,他是甜食製造者,那麼微不足道,還有什麼比巧克力更無害、更無邪?

        當然,從一位生意人的角度上,我們很難理解薇安的特意獨行,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做好人際關係,拉攏鎮上最有影響力的人?我想,在薇安的心中,是有一些原則與堅持,而這些是超乎商業利益之上的。然而,就是因為有這一波波的阻撓,才更加顯現出薇安成功的可貴,我觀察她的成功,具有下列因素:

第一、勇氣與堅毅。薇安的勇氣表現在她對保持純真自我的堅持,不因為外在一波波的阻撓而有所妥協,而放棄自己的立場。在當時,以一個女性外來者的身分去對抗當地的權勢與傳統是相當不容易的,如果沒有如此大無畏的勇氣以及堅持到底的決心,恐怕其理想是很難實踐的。

一天,薇安的女兒阿努克,哭著回家,說她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同學嘲笑她沒有父親,阿努克對著薇安咆哮道:「為什麼妳不能跟其他人的母親一樣,一起上教堂,穿黑色的鞋子?」薇安回答:「要跟大家不一樣並不容易,但,這樣做(與大家一樣)並不會使事情變得容易些。」薇安擔心的是,附合之後,而漸漸喪失了自我,薇安堅持維護純真的自我,正如同她堅持製作高品質的巧克力一樣。

薇安的勇氣不僅止於克服一波波的困難,更在於她本身具有充分的信念與絕對的自信,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正確的,因為有這樣的信念與自信,她才能勇於面對挑戰,坦然的接受實踐歷程的種種挫折,來自鎮民的誤解與嘲諷。

        薇安的勇氣尚表現在她勇於超越傳統的洞見與創新,為巧克力與鎮民,走出一條別出新裁,更為壯麗的生命之路。她是以巧克力引爆純真與虛偽的衝突,以及,為了保持格調,而與眾不同。當鎮上的傳統傾向於告訴鎮民接受現況,知道自己的角色份量,對自己不要有過多的期望等,她卻也驚覺到在狀似平靜的知足表相下,所隱伏的無聊與了無生趣,甚至,連路克般的憂鬱、神父的唯唯諾諾、約瑟芬的委屈、布列羅先生的畏畏縮縮、以及阿曼黛的孤獨等,也都看在眼裡。

        薇安敢看別人所不敢看的,做別人不敢做的。當約瑟芬哀傷的向薇安表達婚姻生活中的被迫,在丈夫高壓統治下的觸目心驚時,薇安向約瑟芬表示丈夫並不是她的世界的主宰,薇安說這句話時,必然在約瑟芬的心裡投下巨石,引發陣陣排山倒海的迴響,而有爾後約瑟芬勇敢的提著行李,離開塞吉,前往投靠薇安的舉動,而當那天深夜,約瑟芬出人意表的前來投靠時,薇安二話不說,便當場予以收留,當伯爵替塞吉前來要人,指控約瑟芬違背了上帝所認同的婚約的神聖性時,薇安請出一臉畏畏縮縮的約瑟芬,要這位「光明先生」看看約瑟芬臉上被丈夫毆打的傷痕,這才止住了伯爵的怒火,轉而同情可憐的約瑟芬。

第二、主動關懷。我們發現薇安是具有強烈正義感的,視給予人間溫暖與愛為其存在的使命,而這也是她不斷漂泊的原因之一,因為她希望藉由這樣可以經常的與人接觸,並且在自身可及的範圍內,給予人們啟發、關懷與愛,去協助這些需要的人,使超越環境及思想上的禁錮。

這就是薇安流浪的原因,她漂泊的使命。薇安無時無地不在觀察,誰需要幫忙?如何給予幫忙?而最珍貴的是,她對人的關懷,並不完全出於推銷巧克力的商業利益上,也不止於掛在嘴上說說而已,而是,很用心的去觀察與理解,去思考被關懷的對像,需要何種形式的照顧?以及,她要如何以平等心、不著痕跡地介入?使對像備受溫暖卻又不至於喪失尊嚴。而伯爵的關懷形式,勿寧暗藏著威權的身影,以及高人一等的心態,也就是說,與伯爵相比,薇安對人的關懷行動是更為纯然的。

舉一些例子來說明薇安的主動關懷:當薇安知道卡洛琳禁止兒子路克去探視祖母(阿曼黛),而阿曼黛與路克之間卻存在著濃濃的祖孫之情,彼此都很想念對方,阿曼黛買了一本小說想送路克做為生日禮物,因為卡洛琳的禁止,無法見到路克,遂一直將這本書帶在身上。

一天,薇安路過,碰巧撞見路克坐在屋簷下,對著一隻凍死的小鳥畫素描,薇安好奇的湊近,親切的誇獎路克畫的不錯,並且問路克願不願意到巧克力店裡幫阿曼黛畫素描,打點零工賺錢?路克有些猶豫,因為伯爵禁止鎮上的人光顧巧克力店,頓了一下,出於對奶奶的懷念,路克決定冒險,私下趁著媽媽做頭髮不在身邊的空檔,溜到巧克力店內爲奶奶畫素描。

當路克來到巧克力店時,阿曼黛滿臉欣喜,立刻將帶在身上,一直未送出去的生日禮物掏出來送給路克,了了一番心願,阿曼黛說這本書很不一樣,是一本很有趣的小說。

薇安藉此給予阿曼黛與孫子見面的機會,在店中,祖孫兩人玩的開心極了,終於在孤獨的老太婆與憂鬱的孫子上展現難得的笑容。在看似嚴肅的阿曼黛背後,所隱藏的童趣與活潑,透過薇安的細心安排,而再度表現出來。阿曼黛在巧克力店裡天真的與孫子玩著,嚷著要路克用力摩擦鼻子上的湯匙,患有嚴重糖尿病的阿曼黛,把握這難得的機會,與孫子分享生命中的最後日子。

    另一個例子就是薇安鼓勵布列羅老先生買包巧克力送給奧德寡婦,藉此表達對奧德寡婦的愛意,也許,我們不會認為這有什麼了不起,然而,在半個世紀以前,在這保守的小鎮上,這樣的行為,黃昏之戀是不被鼓勵的,是會被神父指為思想不淨,是必須罰唸二十次聖母瑪莉亞的違規之舉。

    第三個例子,當薇安發覺約瑟芬眼神中所透露出的畏懼,深沉的壓抑與痛苦,她思索著如何協助約瑟芬,為了更加理解約瑟芬的處境,薇安前往約瑟芬先生塞吉家中,藉口必須親自歸還約瑟芬遺忘在店裡的東西,拐進廚房內找到正忙著家事的約瑟芬,然而,薇安並非以一位解救者的高姿態出現,而是以一位朋友、平等的心態,告訴眼前這位備受摧殘的女性同胞,她來的目的,是希望約瑟芬能夠幫忙品嘗一下新出爐的巧克力,看看口味合不合適,需不需要改進。約瑟芬露出欣慰的表情,在她的人生中,少有如此誠意的朋友關懷,然而,約瑟芬才將巧克力放入口中,正待品嚐薇安的溫暖時,就聽到塞吉的呼喚聲,便趕忙將口中的巧克力吐出來,看在薇安的眼裡是相當不捨的。

第三、理解人心。薇安的成功,除了對人的熱忱之外,另一個原因在於她的觀察入微,心思細密,懂得投客人所好。薇安的生活樂趣之一就是猜人的口味,依此,給予客人他所喜歡的巧克力口味。薇安對於猜客人口味是很有一套 的,她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猜到布列羅老先生的狗喜歡吃何種口味的巧克力,在餵食幾次之後,當布列羅先生帶著小狗散步時,小狗總是興沖沖的,急著進入巧克力店,當然也拖著布列羅老先生光顧巧克力店。

薇安走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村莊,而這些經歷也促進了她對人性更深一層的理解,配合她的專業,在巧克力中添加了某些原料,或者變化巧克力的外型、包裝等,讓這些巧克力同時具有內在與外在美,因此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鎮民。

薇安常常利用一個陶製轉盤來猜測顧客的心理,對於剛進門的客人,她會將五彩繽紛的轉盤推一下,盤子開始轉動,呈現出一團模糊的影像,此時,薇安邀請客人,不加思索地講出她認為轉動的盤子呈現出何種景象。客人都覺得有趣,樂於分享自己從轉動中的盤子看到了什麼,就這樣,薇安很快地拉近與顧客的距離。

一次,有位婦人對著轉動的盤子狐疑地說,她看到一個人正在騎著馬,接著,馬上補充道,這真是一個愚昧的答案。薇安看到婦人在潛意識中一股想解放的衝動(一個騎馬的人),然而,這個衝動卻被壓抑著(一個愚昧的想法),薇安微笑的點點頭,鼓勵這位婦人,接著,從一堆不同口味的巧克力中挑出一包巧克力,表示這包巧克力將會給這位婦人平淡的婚姻生活帶來意外而期待已久的樂趣,婦人半信半疑,回到家中,看到丈夫仍如往常一樣,大白天躺在椅子上睡著了,覺得一包小小的巧克力不可能改變多年來的婚姻生活,便將巧克力拋入垃圾桶,進入廚房,繼續做家事,而醒來的丈夫,無意中發現這包巧克力,撿來吃,過了一會兒,丈夫開始興致勃勃,望著正跪在地上清洗浴室的太太的屁股,他們夫婦遂有令人滿意的婚姻生活。

另一次,路克說他從轉盤中看到血與牙齒,薇安說路克很憂鬱,給了他一顆苦巧克力。

只有一個人,薇安三番兩次摸不著他的口味,那就是,同樣喜歡浪跡天涯的勞克斯,勞克斯以船為家,順著河道,在法國的鄉間四處漂泊,可能是由於他的不務正業,而受到鎮民的排斥,連他帶著小女兒進入塞吉所開的咖啡廳,欲購買一杯水喝,也被拒門外,村民視勞克斯一般的船民為「水上老鼠」,恐將「道德的瘟疫」傳播進入淳樸的小鎮,因此,針對薇安與勞克斯而發起了「抵制不道德」的運動,伯爵的秘書卡洛琳很熱心的幫忙四處張貼海報。

勞克斯表面上看來是一位不遵守道德規範,行為散漫,只圖享受的流浪者,其實,在內心深處,卻是一位相當熱心、溫柔的人,在小女兒的眼中,他不僅是一位父親而且是「小馬」,總是陪著小女兒嬉戲,讓女兒騎在他的背上。當他第一次進入巧克力店,聽到大門發出嘎嘎的擾人聲,便自願的幫薇安修理。從鎮民的眼中看來,這位「水上老鼠」是危險的,也因此,在有意無意中與其保持距離,無形中,勞克斯給人一種放浪、冷漠的感覺。

薇安說她很會猜人的口味,可是給勞克斯品嘗兩次巧克力,勞克斯都說這些口味並非他喜歡的,原因就在於他的冷漠、疏離的外表。

勞克斯的船在一次意外中被塞吉放火燒掉,第二天,勞克斯帶著沮喪的心情前來告別,薇安點點頭,理解的說是因為勞克斯的「家」被燒掉,沒想到,勞克斯竟然豁達的說,船只是一個暫時的家而已。

到此,觀眾都覺得勞克斯不會再回來了,他與薇安的戀曲就告一段落,沒想到,春天來臨時,勞克斯卻再回來看薇安,此時薇安終於知道勞克斯喜歡什麼口味,她端了一杯熱巧克力給勞克斯,勞克斯欣然接受,表示這才是他最喜歡的,我想,勞克斯之選擇再回來,即使經歷了那次令人極度失望的燒船意外,主因在於他也如薇安一樣,對人充滿了樂觀與熱忱,就像是濃濃的、甜甜的、熱熱的巧克力一般。

第四、樂觀、活潑、開朗。薇安的巧克力店,櫥窗裡擺滿各式各樣色彩繽紛、模樣可愛誘人的巧克力,與外面的世界成明顯的對比,看著巧克力的櫥窗,給人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進入薇安的巧克力店中,頓時感到無比的自在,似乎可以把任何好的或不好的思想掏出來與薇安分享,而她絕不會帶著批判的眼神去論斷,薇安有的,只是理解與關懷。與伯爵、約瑟芬與塞吉比較,薇安、阿曼黛與勞克斯,雖然有點異類,卻反而更能放鬆自己,適度的享受生命。阿曼黛、勞克斯、路克與約瑟芬都是在遇見薇安之後,在她的熱心關懷下,逐漸重燃生命的喜悅,而開朗起來,薇安是以她的樂觀與開朗,爲這小鎮居民帶來歡樂。

第五、給予希望。薇安像母雞一樣,伸展著翅膀,對抗天空中的巨鷹,庇護小雞。她不但收留了約瑟芬,而且盡力教導她製作巧克力的技術,讓約瑟芬感覺到安全與溫暖,以及,在她死寂的生命中看到不需要依賴塞吉的可能性,然而,約瑟芬獨立的過程,必須經過一番的奮鬥,才能開出璀璨的花朵。有一天,醉醺醺的塞吉闖入巧克力店,咒罵約瑟芬這個連平底鍋都不會拿的女人,如何能離開他?不過,影片發展到最後,我們發現約瑟芬不但會拿平底鍋,而且,也能接替塞吉所遺留下來的餐廳(塞吉放火燒了勞克斯的船,被趕出鎮上),重新佈置使餐廳煥然一新,並且,投入更大的熱忱招待客人,而使得餐廳的生意蒸蒸日上,約瑟芬之所以恢復自信,找回獨立自主與生命的意義,應歸功於薇安無私的啟發與協助。

 

漂泊可有盡頭

    接下來我們想從小孩的立場去理解漂泊的意義,大人們比較能夠接受薇安流動的行為模式,但是,對薇安的女兒(阿努克),跟著媽媽四處漂泊,適合嗎?我們很關心究竟阿努克是否接受、認同這樣的生活。

    當阿曼黛與勞克斯好奇的問薇安這個問題時,薇安總是以增廣見聞的理由塘塞,她帶著阿努克四處漂泊,目的是在增進阿努克的視野,擴展阿努克生命的深度與廣度,這也算是一種教育,遠超過書本上的死知識。

    然而,阿努克是否認同於這樣的觀點?我想是沒有的,其實阿努克很想安定下來,她已經厭倦了這樣經常流動的生活。

    當第一天搬入巧克力店時,薇安正忙著打掃,阿努克無神的望向窗外,問母親,她們會在這裡待多久,倒沒有一般小孩到外地旅行時興奮的表情。

    阿努克是孤獨的,因為經常更換居住地點而沒有知心的朋友,常常自顧自的玩。

    她與母親的溝通並不順暢,似乎無法直接去與母親商量,總是必須經過她那瘸了一隻腿的竉物袋鼠(潘特福)去與母親商量,如果她在臨睡前想聽什麼故事,就跟薇安說,潘特福想聽什麼故事,而不是「我」想聽什麼。   

有一次,勞克斯在船上,關心的問薇安,阿努克對於流浪的想法,剛開始時,薇安反射性的說,阿努克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她適應的很好,接著,薇安突然掩面而泣,對勞克斯坦白道,其實阿努克不喜歡這樣。

    同樣選擇漂泊的生活,薇安反問勞克斯,是否曾想過要安定下來?是否曾想過自己屬於某地?已經過慣了漂泊日子的勞克斯斷然的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樣代價太大,固定下來,專屬於某個人、某個家,一切的作為,必須服從該人、該地的期望,也因此而喪失了自我的完整性。

    然而,在電影即將結束時,勞克斯卻回來了,出現在薇安的家門口,從此,屬於薇安,屬於這個小鎮,為了愛,不惜任何代價,對勞克斯而言,已走到漂泊的盡頭,從此他選擇了安定下來。

   那麼,對薇安而言,又是如何放棄漂泊的宿命?當薇安於阿曼黛的葬禮中途離席,百感交集,回想這些日子來鎮民的排擠,種種的委屈,一時悲從中來。雖然,由於薇安的熱忱,巧克力店的經營,日漸起色,但是,薇安越受歡迎,則伯爵越感威脅,遂利用各種方法打擊薇安,最後竟意外的引來塞吉的放火行為。

薇安累極了,毅然決定離開小鎮。回到家後,便開始整理行李,她拉起熟睡中的阿努克,要她立刻穿好衣服離開,阿努克百般的不願意,抗議道,她的脚和潘特福一樣,受了傷,走不動。薇安鐵了心,拉著阿努克,胡亂的幫她罩上斗篷,並且,左手拿著行李,右手抓著骨灰罐,兩人拉拉扯扯的往窄小的樓梯跌跌撞撞,一不小心,骨灰罐摔落至樓梯底下,一團骨灰從破碎的瓦片中散出,母女倆震驚的無以復加,薇安衝向灑落滿地的骨灰,摸著破碎的陶片,當骨灰罐打破的瞬間,薇安萬念俱灰,多年來一直帶在身邊,感覺去逝的母親仍與自己一起旅行,給予自己勇氣,使自己不會感到那麼孤獨,而如今,骨灰罐卻摔裂成碎片,再也拼湊不回來。

 覺得自己闖了大禍的阿努克傷心的叫道:「對不起,媽媽,對不起,不要擔心,媽媽,下次會更好的,對不對?媽媽,一定的…,一定會很棒的,我準備好要走了。」

    此時,看著心愛的女兒如此的自責,薇安大夢初醒,驚覺於自己一廂情願堅持漂泊,對女兒所造成的傷害,破碎的骨灰罐,溢滿一地的骨灰,同時也打破了來自薇安及其祖先,注定伴著風一起旅行,不得不強迫自己不能喜歡上某地、某個人,而安定下來的習慣思維。

    在阿努克驚慌、自責中,薇安再度回到現實世界,從前,她總是活在母親的思想與期望裡,誠如小鎮居民理所當的接受傳統的一切規範一樣,是薇安,這個外來者,以她的愛心與熱忱打破了小鎮百年來的封閉,也是這次破碎的骨灰罐,打破了薇安來自母親以及其族人,揮之不去的傳說。薇安暫時打消了離開的念頭,收拾地上,用另一個罐子裝回骨灰。

    當薇安在房間收拾行李時,約瑟芬驚慌的問薇安做什麼?薇安表示她正要離開小鎮,約瑟芬很驚訝的問,難道薇安對她的所有啟發只是一場玩笑?如果薇安一走了之,一切又回復原狀,那麼先前所有的努力不是白費?薇安無奈的說:「一切原本如此!」她曾努力過,但個人能力有限!不想,約瑟芬卻吼道:「我不是!」

    是薇安啟發了約瑟芬,給予約瑟芬希望,如今,薇安又要離開,而薇安的離去,將澆熄約瑟芬心中已燃起的希望之火。約瑟芬抗議著,吶喊著。

    覺醒了的約瑟芬勇氣十足,充滿自信,約瑟芬決定盡一切力量挽留薇安,她慌忙招集曾受薇安啟發的朋友們,大家齊聚巧克力店廚房,在約瑟芬的指導下,忙碌地製作巧克力,薇安感到廚房的騒動,好奇的推開房門,看到這群朋友們正興高采烈地製作巧克力,約瑟芬拿著一顆巧克力,堆著滿臉微笑,問薇安,是否合她的口味?

第二天清晨,薇安推開窗子,對著迎面吹來的北風,一把將骨灰灑向空中,說道:「下次找別人吧,媽媽!」

結語

   這部影片的中心意旨是在討論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雖然,因為女主角薇安的開店場景,以及片中所呈現出的一顆顆包裝精美、誘人的巧克力,以及薇安溫馨的待客態度,使本片很適合用來搭配諸如餐飲業、服務業、商業…等等課程,教導相關的概念,給予所有想開個小店的人的參考,並給予社會溫暖的關懷。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本片大費周章,極欲打破的有關傳統的迷思,則非常適合用來講解獨立思考及兩性平等教育。從生命教育的觀點看來,可透過該片引導學生去思考圍繞身邊的種種不利生命的桎梏,及如何像「打破的骨灰罐」一樣,經由了悟自身的境遇而解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