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postmen in the mountains)

作者:樊明德

 

 

 
 

 

 

導  演: 霍建起
演  員: 滕汝駿 劉燁
級  數: 普通級
發  行: 春暉
上映日期: 2001/3/24

平凡的早晨
筆者以電影為藍本從事生命教育十多年,在自己曾努力研究與給學生觀賞的上百部影片中,以這一部,霍建起所導演的影片《那山、那人、那狗》最受觀迎,也最令人感動。影片中的郵差父子揹著重重的郵包,經年累月地走在黃黃的泥濘小道上,穿梭在一片片綠綠的林葉中,為「山裡的人們」送信。
而本片感人之處,在於呈現出這片土地上,最平凡、最純真的「山裡的人們」的心聲,他們滿臉皺紋、皮膚黝黑,在這片大地上,默默承受著,聽任風吹、日曬、雨淋,如一顆盤根巨岩的松樹,堅毅地活著。
然而,也因為太平凡、太純真、太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被漠視、被壓抑。而導演卻出於人道關懷的立場,去關懷他們、傾聽他們,來自內心,一聲聲的喟嘆。
天剛破曉時,一片晨霧慢慢靠近,在翠綠的林中,點綴著鵝黃色、溫暖的一片窗,在這寧靜的早晨,屋內三個人影正忙碌著。
影片一開始,兒子自忖道:「我的鄉郵員生活,是從一個非常普通的早晨開始的。」這部影片即是講述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郵差,在多數人眼中只是相當平凡的行業,就如同許許多多的行業一樣,其實,我們卻可以在這些看似平凡工作之中,找到與表現其中不平凡的一面,如同老郵差所言,山裡人幾天不見縣長沒關係,幾天不見他可不行。
為什麼老郵差對這群「山裡的人」心中具有如此的重要性?在這看似平凡、單調的送信歷程中,究竟有何不平凡之處?當然,在隨後上演的劇情中,我們很容易理解老郵差所說的不平凡,在於他為這群鄉親們經年累月的人道關懷以及紮實的工作態度。
多數人的生活、工作,只是重複著,日覆一日,年覆一年的「平凡」而已,我們很難在諸如家事、辦公桌、櫃檯、工廠輸送帶等瑣碎的工作中找到意義,而覺得似乎我們的生命是沒有質感的。
其實只要我們有心,只要我們肯付出與努力,仍可以在這些平凡的工作中找到意義,讓我們的生命具有重量。而老郵差之所以願意於數十年中為這些鄉親們送信,就這樣走呀、走地過了一生,並非為了這份微薄的薪水,而是衝著這些偏遠地區的鄉親們,鄉親們需要他。
這份艱辛、卑微,又經常不在家的工作,別人都不願意跑,因此,這條路也只有像老郵差這種古道熱腸、不計較的人,才能經年累月的為鄉親們跑,而支持他跑下去的動力,即是,鄉親們需要他,以及老郵差對村民們的愛,對這片山林的認同。

 

溫情慢遞
在這樣偏遠的山區,郵件必須靠人揹著,走上數百里的路才能送達,而片中老郵差就是這樣過了大半生,一步一步踩在泥土地上,翻山越嶺,在這偏遠,連「神仙都會悶的發慌」的山區為「山裡的人」孤獨地送信。
然而,我們卻不能說老郵差是孤獨的,儘管表面上看來如此,也不能說,老郵差的一輩子,就這樣埋沒在荒煙蔓草之間,因為,誠如劇中郵差兒子的自白:
「?村的時候,我爸一直沒回頭,鄉親們把我們送到村口,還守在那兒,看著我們走遠,他們是來送我爸的。」然而,對著孑然一身,落莫的老郵差的背影,跟在後頭的兒子有感而發:「其實我想要的,我爸何嘗不想要,只是想要的東西,並不一定就能得到,不過也不能說我爸什麼也沒得到,至少這些鄉親們肯定會想他的。」
老郵差雖然退休了,但他的身影仍將迴盪在這片山林中,成為人們永恆的記憶。老郵差為什麼會活在人們的心中,而成為永恆的記憶?在於他對這些偏遠地區「山裡的人」無盡的關懷,一生默默地付出。
在這個快速、方便的時代裡,什麼都講求快,手機已經取代傳統寫信的地位,做為傳達情感的主要手段,然而,我們也很容易將一時的不滿,一古腦兒透過電話發洩,弄得雙方不歡而散。這樣的方便性,其實也有甚多的缺點,寫信雖不如電話來的直接、快速,卻可以利用寫信的歷程沉澱我們的情緒,使結晶出更為理性的思維,同時在等信的日子裡,也逐漸累積起厚厚的思緒,在期待中,堆積起一股濃濃的甜蜜。
這樣,寫信本來是由時間與距離所阻隔的,如今,卻轉化成一種浪漫的美感。而老郵差是於這二十年的送信歷程中,一步步地將他對鄉親的關懷,紮紮實實地送到鄉親的手上。在鄉親的心中,是細水長流、永不止息的溫情慢遞。

 

不平凡的生命意義
老郵差是從送信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在平凡中找到了不平凡。在電影即將結束時,兒子問老爸:「他們祖祖輩輩住在山裡,除了山,沒有別的。」老郵差答道:「誰說沒有!想頭,也叫理想,越苦越有想頭,人有想頭就什麼都有了,人要是沒有了想頭,再好的日子也沒有滋味,就像咱們跑的這條郵路,說苦,夠苦的了,可幹久了,記掛的人多了,遇上的事多了,就覺得有幹頭了,不衝別的,就衝這些鄉親們,就衝他們住在大山裡。」
老郵差之所以願意一肩挑起這苦差事,不計較得失,完全在於「衝著這些鄉親們,就衝他們住在大山裡。」是對鄉親們的悲憫,與經年不斷的付出才顯現出老郵差的不平凡之處,更重要的是,即使這條郵路跑起來相當辛苦,在老郵差退休的當兒,仍希望他的兒子能接續他的志業,繼續為山裡的人遞送溫情。
「越苦越有想頭」老郵差對尚不了解生命價值的兒子強調,告訴他不管生命中的曲曲折折,風風雨雨,即使是在生命中的最艱苦,也不能放棄,一定保持樂觀,懷抱希望,有希望才有活下去的動力,只要努力,終有克服難關,光明到來的時候。同時,也不因生活安適,目標達成而理想不再,而隨波逐流。
在片子結束時,郵差父子回到家,由於這一趟走得太累,兒子倒在床上呼呼大睡,第二天清晨,天剛破曉,做母親的,看到兒子仍躺在床上,不由得心疼起來,抱怨丈夫:「看把孩子累成什麼樣子了,支局長說,要不是你一個勁兒求他,他也不忍心讓孩子再走這條郵路。」
做媽媽的,雖然理解山裡的人的處境與需求,需要一位像老郵差一樣願意默默負出的人,繼續跑這趟郵路,可是,由於實在太辛苦,她不願意兒子接續父親的使命,這苦,她是嘗過的,一個人,從年輕到老,就孤零零地,帶著兒子在家門口等呀、等的,等著丈夫的歸來。
母親一直是反對的,在影片的開始,第一天兒子即將走向郵路的清晨,母親一邊煮飯,一邊說:「現在不愁吃穿了,當農民有什麼不好?你爸回來了,你要想當工人,就到城裡去當。」
面對來自妻子的壓力,老郵差答道:「不交給他,我又能交給誰?交給別人,我也不放心。」
老郵差的心中一直有個理想──繼續將愛遞送至鄉親們的手上,然而他並不放心,因為這條路沒有人願意跑。有誰會向他一樣,隔個十天半個月就以五婆孫子的名義送信給五婆,給予數十年如一日的關懷?有誰願意像他一樣,成天待在山野裡面,翻山越嶺的為山裡的人送信,連過年、過節都很少回家;不交給兒子,又能交給誰?老郵差心想。
在睡夢中的兒子,被父母的對話吵醒,猛然起身,穿好衣服,走向郵包,奮力地揹上去,大步向前,在晨曦中,走向大山,走向山裡的人們,看著兒子逐漸走遠,老郵差以及妻子發出欣慰的笑容,縱然辛苦,但他的理想將透過兒子延續,為「山裡的人」遞送溫情。
我們在此以及接下來的五婆與轉娃的鏡頭中可以看到老郵差如何堅持他的理想,如何經年不斷地在偏遠的大山中傳遞人道關懷,就是因為他的執著與不間斷地付出,不求回報,才托引出人道關懷的真正內涵。人道關懷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的事,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而是既然承諾了,就不論歷程有多久,有多困難,一定始終如一。同時也因為過程的艱辛與堅持才越發顯得關懷者的赤誠與溫馨。

 

越往上走,郵包越重
第一趟出遠門的清晨,兒子對父親說,如果第一天走快一點,也許第二天就可以趕回來,節省一天的時間。對從來沒有跑過這趟郵路,年輕氣盛的兒子而言,無法理解這郵包的沉重。
我們理解兒子的心情,因為父親常出遠門,十天半個月的才回家一趟,多年來兒子就代替父親留在家裡,與母親相依為命,我們可以看到,第一趟出遠門時,兒子仍頻頻回首交代母親,當他們不在家時,可以找誰幫忙,看在父親眼裡,只覺得兒子實在太多慮了,母親自然會打理好一切的,更何況,他們三天之後就會回來,因此,老郵差調怳兒子道:「媽媽、媽媽的,叫得親。」有意無意間希望兒子不要老是擔心著媽媽,要像個長大的男子漢。
然而,兒子仍是不放心的,才會如此頻頻回頭,交待這、交待那。並且希望能第一天,趁體力好的時候走快一些,可以節省一天的時間,早一點回家陪母親。
可是才走一小段,兒子就開始感到很累,心想:「越往上走,郵包越重。揹著它走三天,真夠我受的!好幾次都想放下來喘口氣。」有許多事,只有當個人親身體驗過才能裡解箇中甘苦。有許多人是當上了父母之後,生了孩子、養孩子,才知道做父母的辛苦,在真正體會父母的辛苦之後,又重新回頭,省視自己與父母的關係,才轉變自己以往對父母的認知、感恩父母的偉大。
這也是第一次兒子親身經歷做父親的辛苦,如果父親沒有伴隨著兒子走這一趟郵路,兒子可能永遠也無法體會父親當年的辛勞,從而不理解父親的付出。
曾在報上看到一則類似、溫馨的故事,有一天,一位以賣冷氣為生的父親帶著小女兒到一棟高樓公寓中幫客戶裝冷氣,由於裝冷氣的窗口開在高樓的牆上,因此父親必須冒險攀爬,掛在十幾層樓高的建築物外面裝置冷氣,雖然如此,父親仍是慢條斯理地,細心地完成他的工作。在一旁等待的女兒看得心驚肉跳,深怕父親一不小心從高樓摔下。
從此,小女兒才知道父親工作的辛苦,以及不因為外在工作環境而影響工作品質的紮實態度。

 

一片茅草阻河水
老郵差四十一歲就被迫退休,並不是他不願意繼續為鄉親們送信,而是他犯了腿疾,膝蓋出了毛病,無法繼續走這一趟偏遠的山路,第一次與兒子出這趟遠門,在中途休息的時候,老郵差坐在草地上,猛按自己的膝蓋,抱怨道:「這蜈蚣也吃了,叫雞公也吃了,花了局裡面那麼多錢,它怎麼就不見效呢?」接著老郵差嘆道:「一片茅草阻河水,我老了!」聽到老爸的嘆息,兒子一時會意不過來,回道:「支局長不是說了,你退了休一樣可以治病。」對於兒子不了解自己的心事,老郵差有些惱火:「我不是在說治病!」兒子仍不明白父親的心事,頂回去道:「你就是在說治病嘛!」
老郵差這麼多年來為鄉親們送信,時常需要涉溪渡河,山裡的水冷,因此而得了嚴重的風濕病,然而,因為這條路只有老郵差一人跑,這些年來,郵差並沒有因為自己嚴重的腳疾而請調離開山中,仍然馬不停蹄地為鄉親們送信,直到實在走不下去了才退休,然而,老郵差之所以放心退休,也是因為他的兒子答應他繼續他的工作。
並非老郵差不想請調離開山中,也不是因此就沒有人跑這一趟郵路,而是,老郵差跑了這麼多年,看到了事多了,牽掛的人多了,對這片大山以及山裡的人所生起的濃厚感情,他熟悉這裡,喜愛這裡,這裡的一草一木,對他而言,都是充滿著感情的。他覺得在山裡要比在城市裡自在多了,他要為山裡的人繼續付出,除非他能找到一個他足以信賴的人,繼承他的志業為止。
「一片茅草阻河水。」是老郵差感嘆自己的腳疾,阻礙了他繼續為鄉親們服務,如果在退休與工作之間,做一個選擇,老郵差寧願選擇工作。所以老郵差才對兒子說,他不是在說治病,他說的是真遺憾,因為腿疾,他無法繼續為鄉親們服務。影片中可以看到老郵差將腿放在狗身上猛按,希望暫時克制腿疾的毛病。兒子在一旁感概的說:「你趟冷水有誰知道?」

 

 

不興自己喊苦
老郵差的個性耿直、守本份,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是他的生活態度。
第一天,老郵差與兒子進村,村祕書給老郵差父子澆了冷水,祕書說:「外面來我們這的老師、醫生、儲蓄員、公安……,個個能當勞模、當幹部……就你呀,光是走啊走啊,這麼多年了。」聽祕書如此說,郵差兒子的心裡很不是滋味,老郵差察覺兒子臉上的苦澀,悠悠地解釋道:「這條路就我一個人跑,我又不能整天跑到領導面前去叫苦,一個月前支局長陪我跑了一趟,他掉了眼淚,說他該死,怎麼當了兩年的支局長,就沒想到這條路這麼苦,他說他要給我記功,沒想到他一面讓你去培訓,一面讓我退休。」
聽了父親這番解釋,兒子心裡仍然忿忿不平,問道:「那鄉裡、村裡的,也不給你寫封表揚信?」老郵差答道:「寫是寫過,我沒讓發,哪裡有自己給自己投遞表揚信的,再說誰又表揚他們了?你也要記住了,不興自己喊苦。」這段話點出了老郵差既謙虛又替他人著想的同理心,「再說誰又表揚他們了!」說明了老郵差處處為「山裡人」著想的古道熱腸。
人的生命無可避免的受其存在的環境制約,很難逃脫,來自文明世界的人已經習慣了文明世界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對那些分發來此工作的老師、公安等,本就認為是一個很大的犧牲,因此而被表揚為勞工楷模也接受為理所當然之事。然而,我們希望他們的付出不止於受到表揚,有更大的機會離開山中即中止,而是能夠認同這塊土地與「山裡的人」,而繼續發揚他們的愛心。「不興自己喊苦」也表示,即使自身的工作相當辛苦,即便是從來沒有獲得上級與社會關愛的眼神,但仍應善守本份。
當然,我們不是反對對那些真實付出人們的表?、記功或升級,如果我們確實誠心誠意地付出,以及曾經對弱勢民眾所給予的關懷,因而讓人們領受到人間的溫暖,因而改變了人們對這冷漠世界的心死,使再生對人類一絲絲的信心,那麼,這樣的善行絕對是應該受到讚揚的。而這樣的表揚不僅是對行善者的致敬而己,更是對後人的啟發與楷模,對人類整體的生命有提升的貢獻。只不過,我們的善行,背後的動機是否純正?我們是以什麼心態去行善才是重要的議題。
從老郵差的觀點而言,行善就是行善,是不涉及表揚的結果的。行善是發自內心的自動自發,是一種不間斷,隨時隨地的付出,不因為時間與空間的變動,或是今天自己心情好不好,或是對象的身分、種族、文化與思想之不同而有所變動的。
我們對人的關懷只是關懷而已,不會考慮對方是否因此而改變信仰,或是自己是否因此而積了功德,或是因此而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表揚。
並且,我們對人的關懷也不受到媒體或是大眾的約定俗成的影響,而限定了我們關懷的對象與方法,我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一些困苦民眾,有待救援的報導,而通常在報導之後,社會的救援如潮湧,一時之間又對人性生起信心。然而這樣的關懷是相當有限的,在形式與時間上都是短暫的,我們應細心地從我們自身、周邊的人開始,細細地、紮實地將我們的愛投射出去,不必太遠,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有決心,就可發揮我們的愛心。當我們在自身的工作上和和氣氣地,處處為前來洽公的人們著想,不也是行善嗎?
我覺得老郵差可貴的地方在於他默默的付出,而且經年累月不斷的付出,是在他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增益自身的生命意義。我們觀察到老郵差的用心,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山裡的人的立場著想,「再說,誰又表揚他們了。」這樣的體諒,更增添了老郵差的偉大。人的付出,有許多時候是需要看到別人的肯定才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意義的,也才不白忙一場,就像兒子第一次進村時,期盼村人「道歡迎」一般。
同時「不興自己喊苦」也隱含著認命的態度,老郵差告訴兒子,既然「幹上了,就不是三天、五天的事了,就是一輩子的事了。」一個職業,或是一個婚姻,一個家,當初也是自己的選擇,做了這選擇,「幹上了,就不是三天、五天的事了。」而是一輩子的事,不能說,今天做這個工作,明天又換另一個工作,三心兩意,做一行怨一行,何苦自己折磨自己?只有認命、守本分。

 

 

至少這些鄉親們肯定會想他的
第一次進村,兒子滿懷期待、喜悅的心情,沒想到,剛進入村裡,空盪盪的,並不如兒子心中所期待的,眾人圍著他們,熱切的拿走等待已久的信件,父親看出兒子臉上失望的表情,調侃他說道:「我們又不是來視察的,還要人家夾道歡迎呀!」父親希望以此教導兒子凡事淡然處之,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
然而,沒想到,此時村裡的人已悄悄的聚集村口,待父子二人走到村口時,看到整村的人圍在那裡,親切的問候,開懷的笑,兒子一時愣住了,不知如何反應,老郵差幽了兒子一默:「你不是等著人家歡迎你嗎?」兒子吞吞吐吐的說:「我…我不是…,我該怎麼辦?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年輕的兒子表現出一臉的羞澀與緊張。老郵差藉此跟鄉親們宣布說:「這是我兒子,以後就由他跑這條郵路了,大家有什麼事就找他,找他跟找我一樣。」希望鄉親們放心,他的兒子將會紮實的承繼父親的志業:「有事就找他,找他跟找我是一樣的。」
老郵差這麼說,除了安定鄉親們的心之外,也在於堅定兒子的意願,當著眾人面前拍胸脯保證,看著鄉親們和善的笑容與期待,做兒子的很難不完成父親與鄉民的托付。
這樣的交接儀式雖然沒有樂隊助陣等重大的排場,但是卻可以看到發自鄉民們內心的感激,相當溫馨,這些都有助於兒子改變先前,郵差只是一份送信工作的單純想法,朝向人道關懷的思考方向。
??? 村民們站在村口送行,老郵差不敢回頭,怕一回頭看到可愛、善良的鄉親們會忍不住掉下眼淚,兒子心想:「出村的時候,我爸一直沒回頭,鄉親們把我們送到村口,還守在那兒,看著我們走遠,他們是來送我爸的,想想剛才祕書說的那些話挺傷他的,其實我想要的,我爸何嘗不想要,只是想要的東西,並不一定就能得到,不過,也不能說我爸什麼也沒有得到,至少這些鄉親們肯定會想他的。」
想要的不一定能得到,說明了人生的無奈,老郵差也和一般人一樣,想要一份可以經常在家,陪著老婆、孩子,不用那麼辛苦的工作,他也想和許多從外地調來的工人一樣,因為此地工作的辛苦,都得了勞工楷模,或升任幹部,這些都是老郵差想要的,相當平凡的想法,然而,由於他個性耿直、善良,連這些相當平凡的願望他都無法達到,因為他有一顆純真、良善的心,連鄉民為他寫了封表揚信,他也不讓發出去,「哪有自己表揚自己的!」老郵差說,是一種為善不欲人知、默默付出的、至高至上的慈悲心。

 

 

想要的東西,並不一定就能得到
人的能力有限,很難追求一切自己想要的東西,即使得到了,也未必能永遠擁有,宇宙間萬事萬物不斷在變化中,得與失並沒有定數,「想要的東西,並不一定就能得到。」可以從幾個層面來解釋:
(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事情的成敗與否,一半靠自己,一半靠機運,有時候,種瓜不一定得瓜,種豆不一定得豆,瓜與豆的收成,還得看老天爺賞不賞臉,可能一次颱風,就可以把多年的心血一掃而光,因此,家長們可以藉此,告訴孩子努力爭取,但是要以平常心看待成敗,如果太執著於成敗,或是一味的以成敗論英雄,可能使人喪失了實踐歷程的樂趣。過度計較得失,有時反而有礙目標的達成,當孩子積極的準備某件事情,例如考試、表演、演講、競賽,我們應盡量從旁協助與鼓勵,然而,我們也希望當孩子上台時,只專注於當下的活動,全力以赴,不要被過去或未來的成敗所影響,成敗沒有定數,只要盡力就好!
(二)因為我們的能力有限,想要的東西並不一定能得到,所以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即去探索、追尋,究竟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以及是自己的興趣與能力所及的?一個孩子很難在各方面都出類拔萃,功課好,又會彈鋼琴、畫畫、心算等等樣樣皆通,我們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讓孩子多學點東西,不過,其目的在於探索孩子的性向,找到自己感興趣與能力所及的事物,才能將個人有限的生命投注在這一點上,孜孜不倦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從這個觀點而言,「想要的東西,並不一定就能得到。」表示家長應協助孩子自我追尋,找到其生命力的投注點(性向),依此專注於此點的自我實現。家長在教育子女時,應理解子女的性向,不要過度的隨著社會潮流起舞,一窩蜂地送孩子學熱門的科目,其實生命很長的,剛開始的成功並不一定表示最後也必然成功,在孩子漫長的生命旅程上,一定會遭遇到許多的挫折,而我們的社會從小就養成孩子強烈的競爭心,希望孩子能在課業、競賽、才藝等方面脫穎而出,然而成功是歷經重重困難,失敗再所難免,當我們期望過高,不斷的鞭策孩子時,可能緊繃親子間的關係,而引發家長與孩子間嚴重的挫折感,從而喪失了學習的樂趣,甚至終止某項學習。
因此,不但孩子應養成盡力而為,但以平常心看待得失的生命態度,家長本身亦應適度的對孩子保持平常心,不要過度的保護、管控,也不要對孩子某些事有過度的預設立場。

 

 

純真的笑容
也就是這樣的慈悲,感動了村裡的人,在老郵差最後走這趟郵路時,村民聚集在村口為老郵差送行、致敬,以村民們臉上最純真的笑容,答謝老郵差多年來對鄉親們的關懷,對照剛才祕書的冷言冷語,鄉親們的感謝對比出一幅極為溫暖的畫面,這表示世間還是處處有溫情的,尤其是鄉下地方。「不過也不能說我爸什麼也沒有得到,至少這些鄉親們肯定會想他的。」對於不善於奉承、不斤斤計較的老郵差而言,當然所得不多,他只是默默地,為鄉親們不斷付出。
然而,老郵差的付出,鄉親們是看得到,是感動的,固然在世俗的眼中,老郵差好像一輩子走啊走的,最後什麼都沒得到,還落了一身病,然而從另一角度來看,也不能說老郵差什麼都沒有得到「至少這些鄉親們肯定會想他的」。
我們如何定義成功與失敗?我們如何尋找自身的生命意義?從世俗的眼光來看,無疑地老郵差這份工作,這一生只是卑微、平凡而已,然而,從這群山裡的人眼中來看,老郵差卻是古道熱腸,充滿愛心而不平凡的。
我們可以經常在有線電視裡收看到電影節目,但多數的電影是在描述都會人們的生活,因為通常媒體製作者居住於媒體較為發達的都會區,然而,這樣的電影亦反射出以都市為基調的意識形態,灰灰的建築,層層堆疊著,遮蔽了陽光。夜晚時分,燈紅酒綠,一雙掙扎於情慾的都會男女,關在房門內開啟一段苦悶的對話,此時,背景傳來救護車尖銳的哦咿哦咿聲。
螢幕上的人們,多是苦悶與疏離,正是禁錮在一排排鐵窗後,被生活壓的喘不過氣來的人們,最好的寫照。在他們臉上已很少看到純真的笑容,取而代之的,只是冷漠。
然而,我們卻可以從這部影片中找回人們純真、燦爛的笑容,如驚艷一般,重新又發現那隱藏於內心深處,遙遠的人性本質──自然、純真、樸實、敦厚與關愛。
於影片中我們看到一群鄉親特地來為老郵差送行。老郵差即將退休,交棒給兒子。多年來,老郵差為鄉親默默付出,村民感念在心,特來送行,我們可以從電影中,看到這群純樸人們,天真、燦爛的笑容。
另一個感人的鏡頭,是一群「山裡的人」與這對郵差父子在路上不期而遇,很自然的、流露出不作做的微笑表示歡迎,這樣的微笑,一般是很難在都會區看到的。都市裡的人們雖然也很容易在漂亮的百貨公司看到電梯小姐九十度哈腰及三十度不露齒的笑容,然而這樣的笑容是過度人工化的,並非發自內心的,還有距離的,感受不到溫情的。也因此而顯示出「山裡的人」純真笑容的可貴。

 


五婆──愛與包容的化身
這部影片,最感人的鏡頭是五婆這一段。五婆的兒子、媳婦已去世,唯一親手帶大的孫子,搬到城市住,從未回家探望,五婆哭兒子想孫子,竟瞎了眼,於影片可以看到五婆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門口,發呆的「望」向遠方,希望寶貝孫子有一天能回來看她。
??? 這一天,老郵差仍如往常一樣,帶著即將接棒的兒子來探望五婆,寂靜的山中,遠遠傳來老郵差熟悉的足音,五婆知道老郵差來了。老郵差坐在五婆的跟前,拿出一封空白信,說是五婆的孫子寄來的,五婆高興地將信擁抱在胸前一會兒,就像擁抱小孫子一樣,接著慢慢的打開信件,摸?一張十元紙幣(老郵差自掏腰包)放入衣袋內,接著說:「唸吧!」,如老朋友般相當有默契,於是老郵差對著空白的信紙,重複多年來的台詞:「奶奶,您好!您的身體還好吧!眼病沒有犯吧!腰疼也好了吧…」接著,又將空白信紙轉給兒子,要兒子繼續唸下去,對著空白的信紙,兒子一時不知所措,富有正義感地瞎編了幾句:「您一個人住在山裡面,真是不容易!特區的生活條件好得多……真應該接您出來看看,讓您安度晚年。」五婆一聽到這段孫子想將自己接到城市住的不尋常「來信」,一時激動,老郵差示意兒子打住。
剛開始,老郵差將兒子介紹給五婆,說以後這趟郵路就由兒子來跑:「他跑和我跑是一樣的。」老郵差說,然而,五婆仍是有些不放心,說:「他行嗎?」在聽完老郵差兒子唸信之後,五婆卻感動的說:「聽他唸信,就像是在聽我孫子說話一樣。」此時,郵差兒子握著五婆的手說:「五婆,我會常來看妳的。」五婆回說:「我信多,你常來。」
五婆抱信就像是抱著自己的孫子,以及「聽他唸信,就像是在聽我孫子說話一樣。」的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移情作用」(transference),將原先投注情感的對像,轉移投注在另一個類似的對像上所生類似的情感。從某個角度而言,老郵差也對「山裡的人」 生了移情作用,因為他的妻子是「山裡的人」,因此特別能感受到「山裡的人」的心境,也因為他經常不在家,於是就將對妻子的情感轉移、投注在「山裡的人」身上。
走出五婆家一段路後,兒子忍不住質問父親,為什麼不乾脆告訴五婆真相。這事理應是由五婆的孫子做,老郵差答道:「五婆的孫子是大學生,又是國家幹部,該怎麼做,會不清楚?」很明顯地,老郵差知道說也沒用,不如讓五婆仍保有希望,兒子感嘆道,是因為是老郵差,換成別人,肯定不會如此付出的。郵差父子開啟了以下對話:


兒子:她孫子為什麼不給她寫信?
爸爸:每年新年寄一張賀卡,春節一張匯款單,兒媳婦難產死了,這個孫子是老太太熬蛇羹餵大的,結果成了方圓幾百里唯一考上重點大學的大學生,記得那年啊,我給他送錄取通知書,他哭著跪在地上說:「這回我可真的要走了。」他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連他爹去世,他也沒回來,老太太哭兒子想孫子,就什麼也看不見了,結果就整天坐在那等信,等孫子回來。

 

 

這回我可真要走了
「這回我可真要走了!」說明了五婆孫子對山裡生活的無奈、忍受與厭惡,他也曾聽過來自文明世界的人們,講述文明世界的種種,各式各樣有趣、方便的器具與更高的物質生活水準,對照自己所生長的這片山林,似乎要什麼沒什麼,在五婆孫子的小小心靈裡,早已經嚮往文明世界,他不願意像他的父親以及祖先一樣,被釘死在這該死的荒野,一輩子走不出來。考上重點大學,對他來說,不僅只是求知的榮耀而已,更是從此擺脫貧窮宿命,以及過去種種,而晉升文明世界的一只門票,這是他企盼已久的單程車票,一旦離開這裡,就永遠也不想再回來:「連他爹去世,他也沒回來!」
在他的努力讀書考大學的歷程中,不斷地在腦海中浮現出文明世界的圖像,建構自己,有朝一日離開家鄉移居文明世界的美夢,也就是這樣的願景,催促著他不斷地努力讀書,最終如願以償地考上了重點大學,而離開這片山林。當他果然投身「文明」世界,更對比出他家鄉的「落後」,也就更加堅定、頭也不回地、不再踏上家鄉的土地。
我們雖然理解他的心情,也體諒人有選擇權,去選擇、認同與努力爭取,屬於自己的生存環境,其中包括離開原來生長的環境,移居更為自由、更富裕、更便利、更安全或教育水準更高的地方,這是人原本有的自我實現的本能,人有權以及有能力去追求與改善自己的存在境遇。
然而,我們也希望人們不能完全斬斷與其原生地、如母子關係的臍帶,那曾經生他、養他的父母與土地,而能在自身的境遇改善之後,也能回過頭來,以悲憫心、感恩心重新省視他的原初,注視他原生地人民的種種,「山裡的人」的苦難、他們的需求,問問自己,是否可以回饋這片土地、這裡的人們,在自己能力可及的範圍內,給予他們協助。
同時,我們也希望,注視「山裡的人」的著眼點,不僅是偏遠、落後、艱苦、無知等種種的成見,而是,也能駐足欣賞「山裡的人」所擁有的,而「城市的人」所欠缺的,來自「山裡的人」,其實是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最自然、最原始,最美的悸動──純真。
這樣的純真,在日趨工業化,越來越遠離自然的現代社會中越發覺得珍貴。這純真,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顯現的暴戾、疏離與冷漠,而是知足、關懷、豁達及與大地結合一體的悲憫。人與人之間是立基於愛而不是相互的猜忌,爭權奪利。
「這回我可真要走了!」是離開故土的決心,與改善自身處境的努力,從此斷絕對故鄉的責任。

 

 

你這麼做,是等於包庇他
雖然對父親的動機表示認同,但是不同意他的作法,兒子質疑道:「你這麼做是等於包庇他,你為什麼不告訴他孫子該怎麼做?」爸爸不悅地回道:「他是大學生,又當了國家幹部,該怎麼做還用別人告訴?」兒子反駁:「大學生怎麼了?大學生就不能說了?」
到底老郵差應不應該告訴五婆真相?兒子質疑著。或是,其實多年來一直默默等待,而無任何回音的五婆,早已知道事情的真相,只是選擇不去面對而已,只是寧願相信,孫子只是工作相當忙錄,無暇回家看她而已。
我想,多年與五婆相處的老郵差,早已經都了解事情的真相,只是彼此心照不宣而已,而這真相是殘酷的,也就是五婆的孫子拋棄了她。
然而,出於愛,五婆寧願選擇不去相信這真相,而自動地幫心愛的孫子找一些理由,她寧願相信孫子是忙於事業,因此多年來「一時還抽不出空來」,她寧願相信,其實小孫子還是關心她的,也因此會在信中提到,如果有什麼事就找老郵差幫忙。
日常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挫折,也無法改善自己的處境,如果不斷的爭取,只會增加煩惱而已,如此,只有在自身接受這樣的處境之後,忐忑不安的心,才能安靜下來。
我們可以選擇去放大日常生活中小小的快樂、小小的希望,使我們的心境看來較為愉快、較有希望,如同五婆一樣,凡事往好處想,在五婆的心中,仍然存在著孫子會回來看她的希望,她相信或寧願相信,有一天,在這寂靜的山中,會傳來熟悉的腳步聲,一步步走向她的跟前,最後愉快地喊一聲:「奶奶。」她的生命,在這孤獨的最後歲月裡,她一生中最後的期待,也只有這件事而已,這也就是五婆永遠坐在門口,望著遠方的原因。
老郵差仍然關切著他退休之後是否就沒人代他唸信了,中斷了談話,轉頭嚴肅地對著兒子。
爸爸::不去管他了,你得記著啊,隔個十天半個月的,就去看看五婆,隨便給她唸上幾句。
兒子:你交代的,我當然會去做。可要不是我跑這條郵路呢!換了別人,誰會像你這樣?這事該她孫子做的,你不要以為自己什麼都行。
爸爸:你怎麼教訓起我來了?我行不行,該幹的能幹的我就幹!天花亂墜的想法,幹不成又有什麼用?
兒子:做成做不成的,你等著瞧好了!
爸爸:那孫子比五婆的眼珠子都金貴,你小子不許胡來!
「做成做不成的,你等著瞧好了!」這樣的對話表示兒子也認同於父親常年對五婆的人道懷,以後兒子也會如父親所期盼的,每隔十天半個月就去看看五婆,兒子是在對父親說,您看著吧,我一定會做給您看的。

 

 

愛到深處無怨尤
老郵差經年在外,很少回家,而父子關係一向疏離,自然沒有機會跟兒子講述自己在外頭工作的辛苦,當時小小的年紀,無法體會這些,誤解父親之所以連過年過節都很少回家,是因為父親不愛自己,所幸老郵差的妻子了解丈夫,了解山裡的人們,她從不怪老郵差,他只是默默地等待,從年輕等到老。
最令人感動的是這段話,當兒子握住五婆的手說:「五婆,我會常常來看您。」時,兒子由五婆孤獨的身影,突然想起自己母親一輩子的孤獨,兒子心想:「拉著五婆的手,我忽然想到了我媽,出門在外的人,總是有很多原因顧不上想家人,倒是家裡的人更牽掛他們,小時後,我很愛看我媽笑,可只在三口人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媽笑的最開心,我媽老說我爸在外面苦,從不怪他!就像五婆對他的孫子一樣。」這句話「我媽老說我爸在外面苦,從不怪他,就像五婆對他的孫子一樣。」是真情摯愛的動人表現,愛到深處無怨尤,因為愛,所以包容,在五婆的心中,並沒有埋怨,即使孫子從不回家探望她,她只希望在城市裡的寶貝孫子能活得健康、快樂。
愛從哪裡開始?看著老郵差的妻子,從年輕到老,帶著逐漸長大中的小孩在門口等呀、等著丈夫歸來,其實我們的心中是有相當大的不捨,郵差的兒子自述道,他小時後最喜歡看媽媽笑,然而就只有當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媽媽笑得最開心,即使是這樣最卑微的要求,三個人聚在一起,對老郵差的妻子而言,卻是彌足珍貴的,因為老郵差一個月才回家一趟。
影片中最感人的地方,在於老郵差的妻子與五婆一樣,知道丈夫在外面辛苦,知道丈夫為「山裡的人」所做的犧牲,因此從來不怪他。
在交通便利的台灣,因為距離遙遠而阻隔親人見面的情況是沒有的,然而,不見得人們天天見面就是快樂的,也許兩人同睡一張床,在彼此的心中卻恆亙著重重的大山,家人將眼睛投注於電視機上的時間要遠遠多於投注於彼此的時間,更何況,有時候我們總是可以替自己找到一些藉口,說事情太忙,沒有時間去看「遠方」的親人。
我們理解,是因為老郵差夫婦彼此的愛,才打破了時間與距離的隔閡。
當然,老郵差之所以能對「山裡的人」如此的付出,經年累月,也在於其妻子能無怨無悔地擔起家裡的一切,而讓老郵差放心,無後顧之憂。
我們可以更深入檢視這個問題,愛從哪裡開始?有時候,我們給予愛不同的等第,例如,片中老郵差對「山裡的人」的付出,我們稱之為大愛,是將我們對自己、親人的愛加以擴大、昇華,視人如己,萬物一體的慈悲心。
這樣的大愛是很難做到的,在於我們社會化的歷程中不斷的學習,自我意識越來越高,終於無法避免的,對自我、他人以及其他物種加以區分,差別待遇,我們可能傾向於愛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的親人比較多。
連「非洲行醫記」的史懷哲,為了救黑人的一條命,可以用藥物殺死一千萬隻細菌,可見,生命仍是有貴、賤等級之分。
即使如此,我們希望愛的起始點是從自己開始,先做好本分,照顧好自家人,行有餘力,再適度的關注社會、他人,唯有在先能接受自己、愛自己,接著接受家人、愛家人之後,才可能將愛投射出去。無法愛自己的人,也無法愛他人。
所以,行善始於做好自己的本分,在筆者的觀察中,愛是沒有品質高、低之分,說大愛的品質是高於小愛,只要是發自內心,誠心誠意的愛,就是彌足珍貴的,所以,一個家長、一位老師,在自己的責任範圍內教好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就是行善、就是積功德,不一定非得去當義工、捐錢才算是行善。

 

 

就是神仙也悶死
對於初走這趟郵路的年輕兒子而言,總覺得這趟郵路實在很悶,好像很長、很長、很長,好像永遠走不完的樣子,他只好拿出收音機邊聽、邊走、邊唱,以解除無聊。兒子很驚訝,老爸竟然能在這「神仙都會悶的發慌」的山裡面,一個人走呀、走著,二十年而不悶出病來,因此,頻頻回頭問老爸一個人走唱不唱歌?一個人走悶不悶?對於兒子的問題,老郵差只是淡淡答道:「別老回頭,看著腳底下,趕路嘛,有什麼悶不悶的!」
這二十年來,老郵差揹著碩大、沉重的郵包,穿梭於重山峻嶺之中而不覺得悶,當然,一方面也是由於他已經習慣了這山、這水與這裡的人們,這裡的一切,它的純真、自然與濃厚的人情味,老郵差是由於認同這片山林以及「山裡的人」因此,能夠靜下心來,去挖掘別人所看不到的,只有在山裡才有的美,假如老郵差沒有認同這塊土地,恐怕他是無法發覺這裡的美,也不會對山裡的人付出,自然他的工作也不會持續很久。
當然,對於初次跑這趟郵路的兒子而言,尚無法體會「認同」、「接受」與「欣賞」這些觀念,久居文明世界,已習慣文明世界的種種想法與生活型態,難免以文明世界的立場去解讀山裡的人,覺得山裡的人什麼都沒有,實在落後,住在這裡,走在數十里荒蕪的泥濘道路上實在很悶,因此,兒子將文明世界慣常使用的收音機帶著,邊走邊聽,以解除無聊。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沉重、巨大的郵包與小巧、有趣的收音機成為明顯的對比,在老郵差那個時代充滿了理想、任勞任怨,可以一肩挑起沉重的郵袋而紮紮實實的走下去,是因為老郵差的心中有理想,有使命感,有愛,才能如此無怨無悔的走下去。一次,兒子問父親:「他們祖祖輩輩住在山裡,除了山,沒有別的。」父親卻回答道:「誰說沒有?想頭,也叫理想,越苦越有想頭,人有想頭,就什麼都有了,人要是沒有了想頭,再好的日子也沒滋味,就像咱們跑的這條郵路,說苦,夠苦的了,可幹得久了,記掛的人多了,遇上的事多了,就覺得有幹頭了,不衝別的,就衝這些鄉親們,就衝他們住在大山裡。」
就是因為父親這句話:「不衝別的,就衝這些鄉親們,就衝他們住在大山裡。」這樣的理想與熱忱,才能源源不斷的,推動父親,走上漫長的人道關懷之路,一個人走,不覺得孤單,也不覺得悶,因為老郵差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他喜歡這麼做。老郵差這麼做不是為自己,而是衝著鄉親們,就是因為他們住在大山裡,需要他,是自我犧牲、至高至上的人道關懷。
兒子隨身帶著收音機,象徵著仍然無法完全擺脫文明世界的我執,仍然無法完全認同父親,山裡的人以及這片大山,因此,仍然會覺得這郵路走起來很悶,不過這只是過渡時期而已,在影片結束時,我們可以看到兒子認同了父親的想法,接受了這片大山以及山裡的人,承擔起父親希望他延續下去的使命,繼續將愛灑人間,從此,他不會再覺這趟郵路很長、很悶,他會滿懷欣喜的,仔細地檢查、包裝郵件,呵護郵件,如同他父親一樣。他會每隔十天半個月就去看看五婆,以五婆孫子的名義,為五婆唸一段信,多少解除一些五婆的相思苦。他會繼續送函授大學的講義給轉娃,鼓勵轉娃努力用功。他喜歡做這些事,如同他的父親一樣,喜歡做這些事,因為他認同了這份工作,在這份工作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山裡的人為什麼住在山裡?
在這人煙罕至的叢山峻嶺中,物質生活相當的缺乏,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山裡仍沿用古老的織布機,使用人力,一手一?慢慢的編織,時間在這裡似乎是靜止的,對於居住在文明地區的人們而言,總覺得山裡的生活相當的落後、原始,因此,這一趟的郵路之旅,對於第一次親身體驗山裡的人們的生活的郵差兒子而言,只覺得艱苦,因而想不透,為什麼山裡的人要住在山裡。
老郵差的答案相當的浪漫:「因為他們是神仙的後代。」郵差的妻子是「山裡人」,有一次在山裡放牛,不小心扭到?,正巧老郵差路過,好心的將她揹下山,於是二人結為夫妻,郵差領著妻子走出大山,移居文明世界。
這些年來,郵差忙於為山裡的人送信,很少回家,媽媽常望著大山,對著孩子講述山裡的種種,有一次兒子問媽媽:「山裡的人為什麼住在山裡?」媽媽答道:「山裡人住在山裡,就像?放在鞋裡面,舒服!?實!」

 


別老回頭,看著?底下
當然,在文明社會長大的兒子,尚無法完全領會老郵差的用心,還帶著一些文明社會的習慣,在一段荒蕪的山間道路上,為了解除無聊,他邊走邊聽收音機,此時,電影撥放出蔡琴低沉、優美的旋律,《恰似你的溫柔》背景穿插了一輛公車在山腰上盤旋經過,兒子突然靈光乍現,告訴父親,其實這段路是可以搭便車的,父子之間開啟了以下對話:
兒子:其實這樣的路段,可以搭便車的嘛!
爸爸:郵路就是郵路,該怎麼走就怎麼走。
兒子:可像這種沒有人家的地方,我們根本沒必要這麼走。
爸爸:這麼走踏實,有準頭,你以為公路上的汽車都是給你預備的!
兒子:沒有試過你怎麼知道不行?
爸爸:我才不會去站在路邊上,給人家陪笑臉。
兒子:那也可以搭班車呀!花錢買票總沒問題吧!
爸爸:就那麼幾個站,幾趟車,還沒有我準時呢!
兒子:摸摸規律嘛!
爸爸:郵路就是郵路!像你這麼整天想著投機取巧,還跑什麼郵路?
兒子:我投機取巧?等直昇飛機落到山頂了,咱們還這麼走啊走的,誰還要你送信?
老郵差告誡兒子:「郵路就是郵路,該怎麼走就怎麼走。」,「這麼走踏實,有準頭。」對於兒子來說,偶爾搭公車是懂得變通,適應社會的方式,然而父親卻覺得,搭便車的做法不可靠,因為在深山中,公車的班次有限也不準時,可能為了等公車,反而耽誤了送信的時間。
其實,郵差是告訴兒子,不可以太依賴外在的幫助,俗語說:「靠山山倒,靠人人倒。」最可靠的還是自己,一切都要靠自己,在求人之前,先問自己,是否盡到最大的努力。
第一次走這趟山路,兒子總覺得很無聊、很悶,他問父親,以前他一個人走路的時候,唱不唱歌?父親說他不唱,兒子再次問父親:「悶不悶?」父親答道:「別老回頭,看著?底下,趕路嘛!有什麼悶不悶的!」
父親教導兒子別老回頭,往前看,頻頻回頭,越發覺得路程遙遠,好像永遠走不完,越覺得悶,越是急躁,越發走不下去。
父親要兒子既來之則安之,靜下心來,一步一步往前走,「趕路嘛,有什麼悶不悶的!」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工作、讀書或家事等,每天重複一樣的事情,很無聊、很悶,很想換換口味,然而,多數人的生活只能如此,老郵差告訴我們淡然處之,做好每一天自己份內的工作,「別老回頭,看著?底下。」生活就是這個樣子;「趕路嘛,有什麼悶不悶的!」別老是抱怨。當然,也別把頭抬的太高,為了追逐遠方的星辰,而踐踏眼前的玫瑰。
有一本書《天空在腳下》,書中有一位小孩向走鋼索的前輩學習走鋼索,老前輩要求小朋友必須專注,否則一分心,可能從鋼索上面摔下來,粉身碎骨。
老郵差想要傳達的,就是這樣「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小心謹慎的為人處世態度,就像走鋼索一樣,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不往後看,也不一味的往前看,只是一步一步的紮紮實實的走,「不悲過去,不貪未來。」而活在當下。
「能游江,不一定能過好溪,不一定能在這長滿青苔的石頭上站穩腳跟。」其用意在教導兒子不可以過度的自信,而「大意失荊州」,人生的旅途曲曲折折,在看似風平浪靜的日常生活裡,也許出其不意的隱藏著一些足以滅頂的暗流,甚至,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打垮一個人多年的經營,使其存在化為虛無,能不小心謹慎?

 

 

父母也可以從孩子身上學到純真
這趟父子同行的郵路之旅,也可說是老郵差協助即將步入社會的兒子,一趟自我追尋之旅,雖然兒子以屆成年,雖然因為自己經常不在家,兒子自小就父代母職,協助母親處理一些日常瑣事,甚至已相當社會化的兒子反過來也可以告誡父親,在退休後從新步入「社會」時,如何避開常見的村委會領導人的人性貪婪,對之視而不見,他勸告父親農藥、化肥等都要經過領導人「老虎屁股摸不得」。
我們可以由這段對話中觀察到郵差兒子與父親極不相同的性格,郵差兒子比較講求變通、順應環境,在崎嶇、渺無人煙的山路中聽到公車的聲音,很自然的就想到,以公車的便利性來協助自己的工作,當父親不屑的回答道:「郵路就是郵路,該怎麼走就怎麼走。」時,兒子不服道:「摸摸規律嘛!」,言下之意是要父親摸清楚公車的時刻,以便配合公車班次來送信,如此會更有效率。
在此,我們不願意一味的認為老郵差的想法、做法都是對的,確實在某些時候,為了順應環境,必須懂得放下原先的思考模式,適度的轉換,以便提升行事的效率,也許,老郵差如此的行為模式已行之多年,一時變不了,也許,老郵差也有他固執與偏見,認為搭公車是一種不專業的「求人」態度。
我們觀察萬事萬物,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不斷的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也就是懂得變通。

 

 

有風更要來
轉娃的這一段也是相當感人的。那一天父子倆來到一處荒郊野外,原來的路被大水沖走,父子兩人在山腳下頓了一會兒,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此時,聰明的老二對著山頂吠了幾聲,聽到老二的叫聲,轉娃從山頂將繩索拋下來,兩人藉著繩索,攀爬上去,一面使力的爬,兒子一邊說:「這路真不是人走的。」
到達山頂之後,父子兩人邊謝謝轉娃在山頂上,頂著大風,等父子倆的到來,老郵差不忍心,問:「轉娃,誰讓你來的?這麼大風,誰讓你來這山上等我的?」轉娃答道:「有風更要來嘛!我爺爺說了,這就是我的工作,我爺爺說,你為我們滾下山一次了,不能讓你再為我們滾下山一次。」這句話「有風更要來嘛!」以及「不能讓你再為我們滾下山一次」說明了鄉下人濃厚的人情味與感恩心。半年前,老郵差幫村裡的人寫合同,出來時晚了,遇上大風,又黑鴉鴉的看不清楚,不小心滾下山谷,在山谷裡睡著了,當晚全村打著火把出來尋找老郵差。「有風更要來」是村裡的人體諒老郵差的辛苦,感恩他為村裡的付出,覺得應該有人在山頂上守候,看顧老郵差,免得他不小心又滾到山谷裡去,這樣的體貼,不會因為風大而中止,「有風更要來」說明「山裡人」的善良、感恩心與堅毅。
前文提到,全村的人都來為老郵差送行,是人情味的最高展現,當老郵差父子抵達侗族社區時,從小看她長大的侗族姑娘笑臉盈盈,告訴老郵差,今天來的真巧,老郵差不解問道,「今天晚上村裡有事啊?」侗族姑娘說:「最好你們中午沒吃得太飽,這喜酒就是因為你來,才定在今天。」
老郵差常告訴兒子:「山裡人幾天不見縣長沒關係,但若幾天不見他可不行。」人的情感是相互的,由於老郵差認同這片山區,喜歡這裡的鄉親,並且對他們默默的付出,因此,鄉親們才如此的信任他、愛他。
只要是老郵差能力範圍內的,他都盡力幫忙,送信給五婆,幫村民寫合同,揹著受傷的村民下山等等,在在說明了老郵差對鄉親們的悲憫,對這片大山的認同,也就是出於這樣的慈悲心,才能在這二十多年的歲月裡,一步一步的,踩踏在曲折的山路上,為鄉親們遞送溫情。
當郵差父子走下山頭,正要離去的當兒,從兒子手中接到成績單的轉娃突然高興的跑到山頂上喊著:「哎……大哥、爺爺,我在這兒,我收到了成績單,三門功課我得了兩門優,一門良,我的作文被老師推薦給報社了,老師正要退回我的學費,老師說供我到畢業,老師還讓我多多的採訪,下回你們再來,我採訪你們。」轉娃並沒有正常的求學環境,然而他靠著在家唸函授大學,邊放羊邊讀書,卻有優異的成績,轉娃知道能讀書不容易,因此,努力用功,這樣的孩子真是難能可貴。
而這段對話同時也突顯出鄉下老師濃厚的人情味,老師很欣賞轉娃的作品,不但退回了轉娃的學費,而且也樂意供轉娃讀到畢業,這是老師的慈悲心腸,希望能給孩子良好的教育,讓他有更光明的人生,不至於一輩子在山上守著羊。
許多偏遠地區的學校,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教師的調職率過高,有時候學生才剛花了一年的時間適應新老師,而在第二年又調來一位新老師,而原來「舊」的老師調走了,到比較文明的都市去了,當然,人往高處爬,這樣的現象本來是無可厚非,只是,偏遠地區學校將很難擺脫在師資、設備與資源上永遠差城市一大截的宿命。
當然,趨使偏遠地區教師傾向於調職的原因不僅止於偏遠地區的城鄉差距的因素而已,還包諸如偏遠地區的兒童與家長所呈現出較多、較複雜的社會問題(例如單親問題、酗酒、兒童學習意願較低…等等)
在此,我們不得不為這些偏遠地區兒童,以及,即使在都會地區的教師們,強調教師工作的意義感與教育愛。
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克(Frankel),曾經在二次大戰時被關過集中營,囚禁在集中營中的悲慘歲月,所有人都骨瘦如柴,似乎一陣風就可以將其吹倒,再也爬不起來,然而,即使在如此悲慘的境遇中,仍有極少數的人存活下來,法蘭克好奇的問這些存活下來的人,他們活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出乎意料的,很多存活下來的人的答案都很簡單,其中有一個人答道,他被關的時候女兒才兩歲,現在應該有七歲了,他很想見見女兒,所以他還不能死,另一位答道,他被關的時候正在寫一本書,寫到一半,他希望能完成這本書,還不能死。
法蘭克認為這些人之所以能在極端嚴峻的條件下存活下來,原因在於他們於看似絕望的情境中找到存活下去的理由,生活的意義感。
而老郵差協助兒子的是從這份送信工作中尋到工作的認同,以及定位,從而成就生命的意義感,因為覺得這份工作很重要,也因為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才能支持兒子在往後數十年的工作生涯裡,能夠任勞任怨的付出。

 


知福惜福
在五婆的鏡頭裡,兒子初次經驗到父親的人道關懷,開始徹底的轉變對父親工作的看法,這次轉娃的個案中,兒子再一次的體會父親的古道熱腸,對父親的熱忱充滿了敬意。
然而,兒子對應該上學而沒上學的轉娃親切的問候:「轉娃,上學了嗎?」轉娃答到:「上了初中二年級,路太遠,來回要翻三個山頭,爹媽不讓上,我爺爺也說,我的知識已經很豐富了,不用再讀書了。我知道他們心疼我,不上就不上吧,我讀函授大學。」轉娃一方面是因為上學的路太遙遠,二方面也是因為家裡太窮,必須中途輟學。
多數的台灣學生,物質充沛,對許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水、電、電視、冰箱、冷氣、電腦……等等,然而,這樣的理所當然,有時候會形成一種怠惰、不知道珍惜的心理,縱使學校、家裡有相當優越的設備,以及不愁吃、不愁穿,但有些學生不見得就會懂得珍惜這樣的環境,懂得用功讀書,以及給予社會人道關懷,反而打電動、飆舞、藥物濫用,許多物品即使仍很新,也將其丟棄,不懂得珍惜,其實根據調查的結果,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兒童是處於半飢餓狀態,轉娃的這一段很適合用來教導我們的孩子,特別是這一代在物質豐沛中長大的孩子們要珍惜,要懂得感恩,不要浪費生命。
有不少食物是浪費掉的,特別是宴會時,常常看到人們為了貪小便宜,來到 「吃到飽」餐廳,即時肚子已經裝了一星期才能消化的食物,還不斷地將食物往口裡送。有些孩子吃了幾口學校的營養午餐或便當之後,因口味不合或吃了零食,就將餐點丟掉,相當浪費。往往我們並不會心疼這樣的浪費,因為對某些人而言,這並非生命中重要的事情,與課業及賺錢相比,是無關緊要的。

 

 

 

能游江,不一定能過好溪
我們重頭到尾都可以看到老郵差如此熱愛工作,細心、?實的態度。一次,父子即將渡溪,在渡河前,老郵差叮嚀兒子將郵包頂在頭頂上,這樣才安全,還能保持平衡,兒子信心滿滿地答道:「你放心,我是在江邊長大的。」老郵差對著兒子,語重心長地說:「能游江,不一定能過好溪,不一定能在這長滿青苔的石頭上站穩?跟,你肩上揹的不是自家的米袋子。」即使在如此險峻的渡溪歷程中,父親仍然教導兒子,不可散漫,「肩上揹的不是自家的米袋」他說。
??? 同時,父親也藉此給兒子機會教育,人生就像是走鋼索一樣,每一步都必須小心翼翼,不可以因為過度自信,而忽視可能存在的危險「能游江,不一定能過好溪,不一定能在這長滿青苔的石頭上站穩?跟。」
一個人在某方面成功了,並不保證在從事另一件事情時,也會理所當然的成功,每個行業,每一件事都有其自身的因緣,不盡相同,每一行都有學問,要以虛懷若谷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件事。

 

 

肩上揹的不是自家的米袋
除了人道關懷之外,老郵差最想教導兒子的,就是??實實的做人態度,當郵差的兒子第一次即將動身踩踏著父親的步履,為山裡的人們送信的清晨,老郵差不放心,又從兒子已經整理好的背包中,將信件全部拿出來,再次的一一檢查一番,才又仔細的裝回袋中。
第一趟,揹著沉重的信件爬山,累得受不了,兒子心想:「越往上走,郵包越重。揹著它走三天,真夠我受的!好幾次都想放下來喘口氣,可總不能一上來,讓我爸覺得我幹不了,再說,我爸這?數都揹得動,我也不能就這麼服軟。」剛開始,兒子只靠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硬撐著,直到老郵差說要歇一會兒時,兒子如釋重負,將郵包從背上快速的卸下來,重重地拋在地上,一骨碌地跌坐地上。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求孩子幫忙做家事,是希望孩子能體會做家事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從而養成孩子整潔的習慣,以及感恩心,這也是一種教育,稱之為生活教育,其重要性不亞於學校的課業。
「越往上走,郵包越重」也可以用來教導孩子責任的概念,例如,有時候孩子會因為寵物很可愛,求父母養寵物,剛開始孩子與寵物仍處於「蜜月期」,對寵物的照顧無微不致,然而,過一段時間後,可能開始嫌棄,覺得寵物不那麼可愛,逐漸忽視寵物應有的照顧,台灣有許多流浪狗是被主人棄養的,當一位孩子想養寵物,或是從事某事時,父母可以教導他責任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流轉,加諸於個人身上的責任將越來越重,當然,不一定是責任實質上增加了,也有可能是個人在心態上改變了,原先的新奇感與熱忱消失了,或是,一開始就不了解將來可能遭遇到的責任,而在遭逢責任時,感覺到責任的沉重,而後悔,而一走了之。
老郵差看著被重重摔在地上的郵包,連忙說:「哎……你慢放。」
這一幕,兒子將郵包重重的摔在地上,讓我想起一些國際機場轉機,忙碌的行李搬運過程。常看到搬運工人將巨大的行李拋來拋去,一點也不憐惜,而我們卻在片中,透過老郵差教導愛惜公物,即使是在沒有人的場合。
休息一下後,繼續前行,中途老郵差尿遁,兒子一回頭看不到老郵差,以為出了狀況,連忙放下郵包往後尋找,數分鐘後看到老爸拉起褲鏈趕上來,父親看到兒子身上的郵包不見了,老郵差焦急的問兒子:「郵包呢?」兒子心裡想道:「郵包雖沒丟,爸還是發了脾氣,真沒見過他這麼急過,直到現在我還是挺怕他的!」
這兩幕說明了老郵差的工作態度,將自己的工作置於比什麼都重要的地位,老郵差具備了三心──細心、耐心和愛心。雖然背上揹的不是自己的東西,仍然細心呵護著,視為己出。

 

 

收信的時候一定要看一看
這一段劇情的目的,在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老郵差帶著兒子檢查村口,釘在樹上的一只郵箱(影片中的郵箱掛在樹上),老郵差將信件掏出來,一一檢查,告訴兒子,在收信的時候,要仔細的檢查,像這樣在信件上附了五角,沒有貼郵票的信件,得替他買張郵票貼上,這鏡頭表示村裡的人與老郵差是相互信任的,知道可以在信封上附上金錢而不至於不見了,我們觀察我們的社區,越是繁華越是人情淡薄,人們將自己阻隔在重重的鐵窗之後,將心房深鎖。
為了怕失竊,我們購買越來越大、越精緻的鎖,鎖住門,鎖住車子,但卻鎖不住小偷,因為小偷與鎖一起進化,鎖越製造越精細,然而,失竊問題並沒有減少,因為小偷的技術、工具也越來越好,失竊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不在於製造更精良的鎖,而在於人心,我們必須回歸人性良善的本質,以互愛取代互相懷疑,以愛灑人間取代恨灑人間,如此,這片土地,以及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物種才能生生不息的繁衍。
「收信的時候一定要看一看。」是在說明人與人之間互信的可貴。如同影片《蝴蝶》中所謂的他們的愛只用一條線牽引一般,以鐵窗、鎖或電話做為保護或維繫,是不可靠的,真正可靠的是人與人之間發自內心的,彼此的信任。

 

 

老二──父子間溝通的橋樑
另一個非常戲劇性的鏡頭,是當老郵差父子,走得很累,在迴廊下休息的鏡頭,兒子疲勞的靠著牆角跌坐下來,看到身旁有個大水缸,上面蓋著一個碗,趕忙盛出一碗水喝,並且問父親這水是誰放的?父親說他不知道,「反正有人來放,是專門給趕路人預備的。」在此,可以看出鄉下人的厚道。喝完水之後,兒子趁著休息的空檔拿出信件檢視一番,不料,此時竟然颳起一陣大風,將信件吹散空中,老爸一時心急趕忙跳起身來追逐信件,而老二(狗)竟然使出牠的絕活,跳至空中用嘴咬住信件,協助將吹散的信件一一拾回,觀眾看到這一幕,總是不由自主的發出一聲喟嘆,很想自己也養一隻如此通人性的「資賦優異狗」,這隻狗跟著父親在山裡轉了許多年,鄉民都熟悉牠的吠聲。
然而,其實老二在片中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父子間的溝通橋樑,傳統上中國人比較含蓄,很少將心中的感情直接表達,有時以為對方應該了解自己,而這對父子,從來沒有將心中對彼此的愛,勇敢的說出來,以致於雙方的心理距離相當的遙遠,兒子一直以為父親是不愛自己的,因為過年過節父親經常是不在家的。
我們在這兩部影片中都可以看到現代人,濃濃的疏離感。在《那山、那人、那狗》中的疏離是與中國文化,傳統上中國人含蓄的性格有關,而在《蝴蝶》中的疏離則是因為莉莎出身於單親家庭,母親忙於生計,而對孩子疏於照顧的緣故。無論如何,影片都企圖指出親子關係中,溝通的重要性。莉莎的母親剛開始侷限母女關係於物質的供應,而老郵差則轉嫁所有的教養責任於妻子身上。如果更深入的分析,在心理上,莉莎母親將對自己女兒的疏離推給她的父母,以及落跑的男朋友,而老郵差則是以他對鄉民的付出加以合理化。
這留給我們一個問題,對莉莎母親而言,究竟何時才能走出過去,為了自己,也為女兒。而對老郵差而言,如何在人道懷與親子關係間取得和諧,不因為某方面的實踐而忽略了另一方面,也是一個直得深思的問題。
所幸,父子間透過這一趟郵路之旅,從新理解、反省過去的種種,因而破除了心結,由原初雙方疏離、尷尬勉強在一起走這趟郵路的情況,而轉為深深的為對方的愛與付出而感動。
在過完河,父子在草地上,邊烤火邊閒談的歷程,開啟了雙方對彼此間更進一步的理解。
爸爸:我剛才見你的脖子上有個疤。
兒子:早的事了。
爸爸:我怎麼不知道?怎麼弄得?
兒子:好像是十五那年,我扛了犁從地裡回來,犁頭滑下來,扎了一下。
爸爸:我回來怎麼沒聽你媽說起過?
兒子:是我不讓媽說的,沒什麼好說的。
爸爸:生你的那會,我跑外線,三個月才回家一趟,生你的當天,你媽寫了封信給我,別看我整天給別人送信,寫給我的信就這麼一封,這麼多年,你媽就給我寫過這麼一封信,當時,我高興得不得了!把吃飯的錢都給大夥買酒喝了。

 

聽到父親這段自白,兒子感動萬分,心想:「小的時候,我一說爸不喜歡我,媽就說我胡說,因為過節的時候爸常不在家,可只要是能趕回來,爸總是買很多爆竹給我放,現在想起來,當爸的真不容易。」
一直以來,兒子總以為父親是不愛自己的,也從來沒有聽父親開口說過他愛自己,然而,從父親口中透露出當他收到妻子來信,說生了個兒子時,那副生平最高興的樣子,連吃飯的錢都給大夥買酒喝了,兒子方才理解,自己在父親心目中的地位,是父親最疼的寶貝,與印象中父親不喜歡自己,有相當大的認知差距。
經年在外的父親當然無暇照顧家中的妻兒,自然不了解家中所發生的一些瑣事,直到兒子揹著自己過河的過程中,才無意中看到兒子脖子上有一個疤,過完河就很心急的問兒子是怎麼一回事,兒子說是十五歲那年在田間工作時,不小心被犁扎了一下,為了怕父親擔心,不讓母親說,為此,老郵差覺得相當內疚,然而,透過這一段兩人同行的郵路之旅,以及彼此在河邊的對話而化解了多年的冰封,兒子終於了解當爸爸的真不容易,在感動之餘,起身,脫口而出:「爸,該走了。」父親突然聽到兒子喊自己爸爸,相當的激動,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問兒子一聲:「你說什麼?」兒子答道:「我說,爸,該走了。」父親感到相當的欣慰,對著身旁的老二說:「老二,聽見了嗎?他喊我爸了!」
我常常覺得老郵差是比朱利安幸運多了,至少在有生之年,他的兒子仍有機會去理解父親的辛勞,仍有機會說出彼此心中的話,互相表達雙方的愛。
老郵差對著身旁的老二說道:「他喊我爸了!」好像老二聽得懂話似的,當然,老郵差與老二多年來長期相處,相互照顧,在某種程度上是會理解老郵差的肢體語言的,然而老郵差對著老二說「他喊我爸了!」表示,老郵差將老二視為父子間溝通的橋樑,做為突破中國人靦腆,難以直接表達真情的方法。
老二做為過渡、溝通的橋樑,也可以在許多鏡頭中展現,對鄉民而言,是比較熟悉老郵差以及老二的,而老郵差即將退休,兒子從前未曾走過這趟郵路,只有老二走過,因此,老二就負有協助兒子習慣這趟郵路的使命,鄉裡的人已習慣老二的吠聲,一聽到老二的叫聲就知道老郵差來了,如今,即使老郵差退休,不再送信,但老二的叫聲仍在,鄉親們仍然會感受到這叫聲的親切,從而信任這位新上任的郵差。
在影片一開始時,就顯出老二這樣橋樑的角色,當兒子獨自走出房門邁向漫長的郵路時,老二一時會意不過來,想留在家裡陪老郵差,然而,老郵差卻對著老二自言自語道:「老二,去、去啊!老二,從今天開始,我就不上山了,支局長不讓我幹,雖說我現在年紀還不太大,可腿疼老治不好,他們讓我退休,我退你可不能退,你得給他帶路,得招呼人,得給他作伴兒,聽見沒有?」

 

 

父與子的心靈對話
由於老郵差常年在山區裡為鄉親們送信,經常不在家,父子間的心理距離相當遙遠,兒子自忖道:「長這麼大,爸都很少叫一聲。」這一趟郵路,父子間同行,也可以說是父子間打破多年來的冰封,走出閉鎖多年來的疏離心結,重新審視彼此的內心世界,當兒子踩踏著父親的步履,看到鄉親們眼中對父親流洩出的無盡的感恩,以及,當父親為五婆唸信時,五婆臉上欣慰的笑容等等,這一切的一切,當兒子親眼見到時,頓時打破了多年來對父親冷漠、疏離的刻板印象。
小的時候,老郵差的兒子,老是懷疑自己不是父親生的,因為父親過年過節常不回家,如今,「父親常不回家」找到了另一種解釋,不是因為父親不愛自己,而是這趟郵路,只有父親一個人在跑,因為很辛苦,且薪水微薄,又必須經常在外,即使過年過節,也得盡量為鄉親們送信,因此父親之很少回家,實在是出於對鄉親們的關愛,而不是如自己懷疑的,父親不愛自己,是充滿熱忱,不求回報,始終如一的自我犧牲精神。
兒子終於理解父親的辛勞,以及父親對鄉親們的關懷,兒子接受了父親所教導的,藉由這片山林以及這些山裡的人所交織而成的:純真、質樸、知足、善良與人情味。

 

為什麼不娶侗族姑娘?
在欣賞《那山、那人、那狗》時,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片翁翁鬱鬱的山林,這部片子的背景之一是現今中國湖南的少數民族--侗族。左圖可以看到,侗族的聚落,依山而傍,在此,似乎時間是靜止的,千古以來一直就是這個樣子,散發?幽幽的思古之情。
侗族沿山開闢的梯田,尤其優美,導演刻意安排這對郵差父子,走過壯麗的綠色梯田中,點出這片動人、原始、純真的大地。
一天,父子兩走到侗族社區,迎面而來的,是一位美麗、笑臉盈盈的侗族姑娘,帶著一頂碩大的斗笠,正在田間工作,聽到遠方傳來老二的叫聲,知道老郵差來了,趕忙放下手邊的工作,往狗吠的方向望去,不過,這一次出現在遠方的卻不是熟悉的老郵差身影,而是一位年輕、英俊的高個兒。老郵差將兒子介紹給侗族姑娘:「這是我兒子,今年二十四歲。」侗族姑娘用美麗的一雙眼睛瞅著郵差的兒子,俏皮的說:「是不是他管老師叫爸,挨了媽媽的打。」說著、說著,侗族姑娘對老郵差表示,他們來的真巧,最好今天中午沒吃太飽,村子裡就是因為知道他們今天會來,才將喜酒定在今天的,老郵差說他今天晚上一定將喜酒喝個夠。鄉下人的人情味,再次顯現,本來喜酒都有固定的日子,然而,村人卻願意為老郵差而改變喜酒的時間,可見老郵差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侗族姑娘的美麗、活潑與熱情深深吸引著郵差的兒子,第二天出村之後,兒子就一路上惦記著侗族姑娘,父親看穿兒子的心事,問兒子喜不喜歡那位侗族姑娘,兒子表示,喜是喜歡,但是他不會娶一個侗族姑娘。父親不解的問,兒子是不是嫌她們窮?兒子回答不是,那是不是嫌她們土?兒子回答:「也不是!」那是為什麼?父親追問著,父子兩在一片金黃的落日餘暉中,站在山頂上,遠眺重重山谷,開啟了彼此心靈最深處的對話,原來兒子不會娶山裡的人的原因在於:「我怕他們也像我媽,離開了這裡,一輩子想家。」
原來,兒子不會娶山裡的人,在於怕把山裡的人帶出大山之後,也會像他的媽媽一樣,成天望著大山,在家門口,等呀等的,兒子從小看著母親孤零零的等著丈夫,想著大山及山裡的人,他知道母親的心思,她的苦,因此不願意再重蹈覆轍,不娶山裡的人,不是因為偏見,而是發自內心的體諒。

 

 

浮光掠影
聽到兒子這麼說,老郵差相當感概,說:「你媽跟了我,等了一輩子。」此時,兒子若有所悟安慰老爸說:「你也不容易!」此時,我們看到鏡頭上兒子折了一隻紙飛機,丟向山谷,這隻紙飛機飛翔在這片山谷中,象徵著時間飛逝,如浮光掠影一般,轉眼間兒子都這麼大了。

 

 

人的心其實比腿還累
走出山谷,經過這一趟辛苦的郵路,以及父子間掏出心事,誠摯的對話之後,父子間的距離變得異常的親密,兒子終於理解父親的愛,他自付道:「這些年,我替我爸留在家裡,沒出去當兵打工什麼的,為這我沒少在心裡面怪他,其實我爸的心裡不是沒有家,沒有我媽,往後他不來了,心裡照樣會裝著大山,裝著這條郵路,人的心,其實比腿還累。」
兒子終於能體諒父親的苦心,也終於能理解他的父親,即使往後已離開大山,然而,在心裡仍然裝著大山,仍然時時惦記著山裡的人們,因為對這片土地曾經有的認同與付出,注定了老郵差夫婦、兒子與這片青山綠水,以及山裡的人們生死與共的宿命。
兒子替老爸嘆息著:「人的心,其實比腿還累。」是因為他知道,在父親心中對大山、鄉親,濃得化不開的感情,在許多文明人視為原始、不便、落後的態度下,他卻發覺山林及鄉親們質樸的美以及濃厚的人情味,於是,老郵差把這裡當成一個家,他一步一步的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涉過冷寒刺骨的小溪,揹著百斤重的郵袋穿透一陣陣強力的山風,為山裡的人遞送溫情。這些,對外人來說,極為艱苦的事然而,他卻甘之如飴,看到鄉親們臉上接到了等待多時的信,來自遠方親人的關懷,所散發出的笑容,老郵差一切的苦都瞬時消失,昇華為與鄉親及這片山林一體的,極為平凡又滿足的幸福。

 

 

愛的傳承
走完了這趟郵路,第三天即將回家,第二天晚上父子在村裡借宿,晚間父子閒聊,夜深了,兒子很累,先睡了。父親坐在床上看著長大的兒子,慢慢的抽了口煙,感到相當的欣慰,之所以欣慰,不僅止於兒子已長大,更在於彼此之間的距離從此消融,互相理解對方多年來的辛苦、理想與執著,更重要的是,父親帶著兒子親自體會了山裡的人的生活,理解山裡的人的純真、善良、知足與敦厚,以及最重要的,就是兒子認同了這份工作,這份可以將愛灑人間、溫情慢遞的送信工作。
當父子兩回到家後,兒子倒在床上呼呼大睡,隔天清晨,仍睡得香甜,看在母親心裡很不忍心,在客廳開啟了這段對話:
爸爸:該叫他了!
媽媽:再等一會兒吧,看把孩子累成什麼樣子了,昨天我碰上支局長,眼淚就忍不住了,支局長說要不是你一個勁兒求他,他也不忍心讓孩子再走這條郵路。
爸爸:不交給他,我又能交給誰啊?交給別人,我也不放心。
在睡夢中的兒子,聽到父母的對話醒來,穿好衣服,二話不說,走向已整理好的郵包,將郵包揹在身上,帶著老二,大步走向漫漫的遞送溫情之旅,看著孩子信心滿滿地背著郵包的背影漸漸離去,老郵差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的兒子,將踩踏父親的步履,一步步的繼續將愛傳遞在這片大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