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人生

作者:樊明德

人性的探尋

看過日本導演宮崎峻動畫的人,一定會對片中的人文關懷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神隱少女>中出現了一位戴著面具、無法發聲的角色-無臉男,透過這個角色,宮崎峻引導我們去觀察、反省一個人如無臉男般,完全失去自我,迷失在這個世界的可能性。


雖然在電影中,宮崎峻並未說明為何無臉男會喪失自我,變得如此的沉默。但我相信無臉男的出現,並非僅是電影中單一的個案。我常常在放完電影之後,引導學生思考:為何無臉男會成為一位沒有自我的人,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人有類似的情況?

透過這樣的思考活動,我將電影與真實的世界產生了聯結,企圖在彼此的心靈深處尋找一個共鳴點,如此,電影就不僅是娛樂的效果,不僅是離開電影院之後模糊的記憶,而是可以轉換為一種提升生活智慧的工具。

如果在一時之間學生尚無法發現喪失自我的人與原因,並不代表在他們的成長經驗中,沒有觸及類似的情境,我會再舉一些例子,協助學生思考這個問題,使真正掌握問題的本質,在豁然開朗之後,或許可以在原有的記憶中發現很多類似的例子。

白龍是另一個喪失自我的例子,他聰明、能力強,在湯屋的世界中是僅次於湯婆婆的中階經
理,很難想像,絕頂聰明的他也會因為把持不住自己,而曾一度喪失自我。

白龍從前是一條清澈河川的神,後因人類工業污染後被填平,沒有歸屬的白龍拜在湯婆婆的門下,為了學習魔法,甘願做她手下的鷹犬,從事一些不法的勾當。有一次為了幫湯婆婆偷印章,而被錢婆婆追殺。

白龍迷失自我的原因,其實與湯屋員工爭奪沙金的背後動機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性的貪婪,貪求湯婆婆的魔法。

至此,我提供了一個線索,供學生去思考一個人失去自我的可能原因(人性貪婪),而這個原因並非全然來自外在的物質的誘惑,因個人追逐名利而喪失自我,而是我們心中的盲目與慾望才是造成自我迷失的原因。

就像我們真實的人生一樣,電影中不乏這類因貪婪而喪失自我的例子,在<中央車站>中,女主角朵拉在車站內發現一位無家可歸的孤兒,遂心生歹念,將孤兒誆騙賣給人口販子,而販賣所得,僅夠朵拉購買一台電視機。在<戀戀三季>中的妓女,也是為了賺取生活費而喪失了自我,將自我隱藏在厚厚的脂粉下,在一間又一間的飯店出出入入,卻不知道自己因何而活。

貪婪只是造成人性迷失的原因之一,是電影中常見的描述。人性的挖掘與展現一向是電影所別具的功能,有時所挖掘出的人性,往往令人震懾,而懷疑這是否就是人性共通的本質?

在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的眼中,人性的本質是極為醜陋的,隨時隨地充滿著背叛的可能性。在他所導演的電影<紅色情深>中一位老法官以竊聽的方式去窺伺鄰居的私密談話,卻發現了人性偽善的原貌。電話線洩露了真實的人性:背著太太、女兒與男人在電話中打情罵俏的同性戀丈夫;為了獲取女兒的同情,而在電話中頻頻裝病、孤獨的老太太;以及西裝革履的男士卻利用高科技電話從事販毒的不法勾當…等等。

儘管<紅色情深>的原始目的,按奇士勞斯基本人的說法是探討人性中博愛的可能性,卻也花費了巨大的篇幅去揭露人性中幽微、深沈的黑暗面相,讓人不禁懷疑,事實上奇士勞斯基所體悟的人性本質是灰暗的。

其實不僅是奇士勞斯基對人性抱持著不確定的觀點,許多知名的導演亦有類似的看法,黑澤明著名的影片<羅生門>中所描述的人性即是自私的。一位武士帶著妻子,騎著一匹馬經過荒郊野外,不巧被正在林中休息的大盜多襄丸撞見,大?覬覦這位妻子的美色,而引發了一場致命的殺機。

後來一位路過的樵夫發現武士的屍體,報官而開始追查這個駭人聽聞的凶殺案,然而當官府傳訊各證人時,證人們卻各執一詞。大盜多襄丸說人是他殺的,只有像他這樣的英雄好漢,才有能力殺得了武士。但是,多襄丸卻自我辯解說真正引發殺機的人是武士的妻子,是她在關鍵時刻挑起了兩個男人的戰爭,她在被多襄丸污辱之後,向丈夫尋求慰藉,不料丈夫卻回以鄙視的眼神,責怪她不誓死抵抗以維護自身的清白,個性剛烈的妻子,瞬間怒火攻心,當下決定翻轉這種被男人們歧視的宿命,她批評丈夫此種冷酷的反應,無法在妻子危難時加以保護,算什麼英雄好漢?既然大盜多襄丸解開綁住武士的繩索,他應該拿起武士刀為妻子復仇,以維護自身榮譽。她發狂的說:「你們才不要名譽,做丈夫的你為什麼不殺他?殺了他叫我死才是真丈夫。」又轉頭對多襄丸說,如果能救她的話,什麼天大的苦她都能忍受,可是多襄丸卻和她丈夫一樣懦弱。為了激起多襄丸的戰鬥意志,她又補充說明:「記住,女人容易忘掉一切。」就這樣,原本兩個無心戰鬥的男人,拿起刀子互相的廝殺。

我們驚訝的發現,人性的鬆動是如此的容易,這樣的不堅實。雖然時空背景不同,但東西方兩大導演卻發現了人性中共通的本質-人的背叛與偽善。

這些亦或是僅止於電影中戲劇化的表現?並非是平凡的我們人性真實的寫照?我經常自問,也以這樣的問題詢問我的學生,此種思考訓練的目的,在引導學生去探索自我,那被壓抑的內在世界。

 

具體

與其他的媒介相比,作為一種自我探索的工具,電影具有許多的優勢,在於它能以有趣、有效且「具體」的形式呈現生命的各種面相。有時候在小說中需要花費上千文字描述的場景,在電影中只要運用一個畫面即可具體表現,而此種具體的呈現方式是超越時空的,不論是在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或是只可能在未來上演的情節,都可以在電影中模擬出來,好的電影往往能創造出身歷其境的效果,像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當觀眾在欣賞<侏儸紀公園>時看到片中活靈活現的恐龍跑來跑去,會誤以為自己回到洪荒世紀。

「具體」當然不限於只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實際可見的視覺影像,例如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如何再現帝王之家的奢華,這將會是一位導演功力的重要指標。

如果我問學生說你們相信人性本善或是人性本惡,學生的回答多半是籠統的,因為就他們的年齡而言,尚缺乏足夠的生命體悟,對這個議題做深入的剖析,教師可以在電影中具體找到許多人性掙扎的故事,作為討論人性善惡的素材。

「具體」這個特質在運用到兒童教育上,更突顯了它的價值,因為兒童的認知思考,必須達到一定的年齡,才具有抽象思考的能力,而引導者有必要將抽象概念具體化以利於溝通,在<神隱少女>就有這一幕:千尋的父母在不思議街未經商店主人的同意,大吃大喝之後變成豬,這個鏡頭對兒童而言相當的鮮明,也易於聯想。

 

 

事實上在宮崎峻的眼中,在富裕中長大的日本孩子是具有許多缺點的,除了缺乏勤勞、樸實及與人互動的能力之外,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過自我,而這些孩子之所以自我意識過高,通常是由於在安逸的環境中受到父母過度的保護,而湯婆婆的兒子寶寶即是被過度保護下許多驕縱孩子的縮影,他一個人孤獨的待在湯婆婆所建構的堡壘中,足不出戶,因為他害怕外在充滿細菌的世界,不論寶寶年紀多大,看起來始終像一個巨嬰,由於未曾與他人互動、未曾經歷過挫折,所以在心靈上從未成長。

 

雖然經常相處在一起,親子關係仍可能存在著盲點,孩子不一定理解自己的嬌縱行為有何不妥,而父母也盡全力「愛護子女」,滿足他所有物質的需求。不僅是宮崎峻看到高度文明的日本社會,人們迷失在物質叢林中的危險,而刻意呼籲人們重返自然,而創造出諸如腐爛神、湯婆婆、荻野千尋與錢婆婆這些角色,以喚醒我們對人文與自然的關懷,在其他國家也有著類似的反省與期待,例如韓國片<有你真好>中,也很具體地呈現了都市與鄉村的衝突,故事主角小武的媽媽未婚生子,對他疏於照顧,小武沾染了許多都市小孩的習性,像打電動玩具、吃速食,以及自私等等。直到他被送去與鄉下的祖母共同生活一段時間之後,才學習到愛與關懷。

電影中呈現了一些具體的畫面解釋什麼是純真、什麼是愛、什麼是關懷,對於多數時候都待在學校與家裡準備功課的學生而言,是相當具有啟發性的。例如外婆為了滿足小武吃雞的要求,在大雨中走了很遠的山路,帶回一隻雞以及外婆帶著小武探視臥病在床的老友…等等。這些關懷行動逐漸在小武的腦海裡發酵,最終改變了小武的思想與行為。

 

掙扎

我非常喜歡<神隱少女>中宮崎峻所創造的湯婆婆與錢婆婆這兩個角色,她們的長相一模一樣,但是個性卻完全相反。湯婆婆個性強悍、貪婪、愛慕虛榮;而錢婆婆個性溫柔、簡樸、關懷他人。一模一樣的長相,其實象徵人性的一體兩面,在我們心靈深處,不是也同樣住著湯婆婆與錢婆婆?在某些時候,我們良善、關心他人;在另一些時候我們卻自私自利,甚至傷害他人。

如同白天與黑夜一般,良善與邪惡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我們在以電影從事人性探索時,應以「自然」的觀點看待這項人性本然的事實,在照見人性黑暗面的同時,也打開人性光明面,展現在眼前的將是恆古以來既已存在的善惡對立與掙扎。

掙扎才是人性的本質,人生是一場波濤洶湧的旅程,我們一出生就注定需要面對一波波的挑戰,而上天早就給我們安排好個人所應扮演的角色,亦即成為一位生命戰士,以勇氣與智慧去超越生命的困境,寧願戰死沙場,而不願成為戰場的逃兵。

因此,我透過電影對人性本質的探索,最後發現一個共通的元素,那就是掙扎。人性的對立與衝突,在生活中所有的面相,或明顯或隱約的展現出來,在<神隱少女>中是文明與自然的衝突,明顯地體現在湯婆婆與錢婆婆的不同思考與行為模式上。但是其他的角色也存在著其自身的掙扎。對無臉男而言,他的掙扎源於沒有獨立的自我與歸屬感,他像是無根的浮萍,在茫茫人海中,掙扎地尋求最終的歸屬。而對年僅十三歲的千尋而言,所需面對的問題包括解救變成豬的雙親,與白龍的情感,以及在湯屋內繁忙的工作…等等,對千尋而言是一個沉重的考驗。

我常在放一段電影之後,與學生討論電影中人物,其掙扎的形式、原因與可能的解決方法。例如,在<神隱少女>中討論的主題是人性的貪婪與自我的喪失,在清楚的解釋電影中人物的心理衝突與應對方式之後,我會以較有創意的方式將該議題切入學生的心中,在他們的心中創造出類似的掙扎情境,再看看他們如何解決問題。

由於〈神穩少女〉討論的主題是貪婪,我所提出的問題也圍繞同樣的議題。我會問:假如你現在是一個縣長,負責審查一項工程,而我是這工程的包商,如果我拿五十萬給你的話,你會不會接受?會接受的舉手。多數學生不會舉手,於是我逐步地增高金額,試探學生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可能會接受。

這個活動讓學生由一位冷漠的旁觀者,轉化為一位積極的自我探索者,去反思在自己的生命中是否存在著類似的人性特質、掙扎與問題解決的可能性。

人性的掙扎往往要在極端的環境中才顯現出來,如果荻野千尋沒有誤入神靈的世界,如果她的雙親沒有生命危險,那麼她可能仍像過去一樣,過著平凡的大小姐生活。於是電影常以許多意外堆疊出各種掙扎情境,去考驗電影中的人物。其中一個很怪異且令人難以理解的掙扎來自<海上鋼琴師>,片中主角一九00在輪船中誕生、長大,擁有無與倫比的鋼琴才華,然而卻堅持不下船,曾有一次,他心血來潮想下船去看看大千世界,不過走到一半又折回來,他終生待在船上,最後選擇與船共沉淪。

一九00在影片中解釋他不下船的理由,是怕被這個花花世界淹沒,而喪失自我的純真與獨立性,就像湯屋世界的人們一樣,一昧的工作與追逐金錢,而沒有想過自身存在的真正目的。但,我也發現一九00的理由很牽強,在理想上他努力地想維護純真的自我,不想被物質世界給吞噬,實際上,卻又感到這樣的作為過度的消極,有太多的畏懼與不當的預設立場。              

「這樣的掙扎是沒有意義的!」我跟學生直接了當的說,要維護純真的自我,無法透過這樣斷絕與人互動的方式去達成,這是沒有上人生的戰場打戰,就投降了的膽小行為。美國作家海明威曾說:一個人可以被擊毀,但不可以被擊敗。正確的做法是一九00下船去走一遭,扎扎實實的去體會人生,它的酸、甜、苦、辣,有了這層新的體悟之後,再回過頭來與舊的思維相互的對照,以印證自己思想的正確性。

電影中的多元思想固然可以協助我們大開眼界,但跟讀書一樣,也會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參雜其間,而引導者必須具備極高的素養與堅定的中心思想去判斷電影的好壞,特別是在教育的情境中,不是每部電影都適合用來與學生討論的。

 

超越

許多時候電影展現人性掙扎的目的,並非純綷是為了創造電影的張力以吸引觀眾,好的電影往往能引導觀眾去思考掙扎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因素引發電影中主角們的掙扎?以及他們使用哪些方法去超越,電影提供了問題與解決的方法,開啟了我們的智慧之門。
老師應善用電影所提供的問題情境與問題解決方法,以對話的方式與學生討論而活化學生的知識。韓國影片<殘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故事敘述兩位從小在深山中長大的年輕和尚(欽海師父)與女尼,因為他們的戀情根本就與教規不符,在寧靜的山中,掀起了一陣騷動,雙方的住持在得知此事之後,即千方百計地阻止他們繼續交往,然而這樣嚴厲的制止,似乎仍無法澆息兩人幟熱的愛情之火。

和尚很痛苦,不知如何解決這樣的衝突,在百般無奈下,他來到曾四處流浪的九豐師父跟前,向他請教。九豐師父拿起手杖,往冰柱用力一敲,冰柱應聲折斷,九豐師父對著一旁茫然的欽海師父說,撞吧!勇敢的撞吧,這冰柱雖然會斷成兩節,不過它會重新長出來,儘管它的樣子會跟原先的不一樣。九豐師父認為,既然愛情與修行不能兩全,欽海師父必須作一個決定,他還年輕,可以還俗,與他所愛的人常相廝守,雖然這個行動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卻值得一試。

 

可是住持卻不這麼認為,他從小帶大欽海,他們之間有著如父子般的情感,他理解欽海的聰慧,執意將衣缽傳承給他,因此,無論如何欽海都不可以還俗,離他而去。

住持在臨終前設想出一個激烈的手段阻止和尚與女尼間的愛情,他傳喚女尼到病床前,支開徒弟,要他在門外等候。接著,住持以微弱的聲音對著女尼說他一生從未看過女人的身子,而女尼應完成他的心願,脫光衣服,讓他觀看。

隔著紙門,欽海和尚看到女尼在他所敬重的師父面前,一件一件地脫下衣裳,然後,一聲嘶吼,老和尚圓寂了。老和尚以他的死示現欽海與女尼,這一招終於澆熄了他們的愛情之火,然而這樣極端的作法,並未能喚回他的徒弟,到最後欽海和尚毅然決然地揮別自幼生長的寺廟與他的愛人,獨自下山,走入塵世。而女尼卻回到寺廟裡,在佛前斬斷自己的手指,立志一生長伴青燈。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結局,出於男、女主角各自對自身生命與存在的價值有著不同的解讀,這兩種問題解決的方法,卻不能說哪一種是比較正確的,端看人們是站在何種立場。對於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思路,是這部電影富有教育意義的關鍵,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甚至可以問學生,除了上述兩種問題解決方法之外,是不是還有第三種方法。由此看來,電影中所呈現的掙扎往往不僅是掙扎而已,它更大的價值在引導我們思考超越的可能。我們並不是只是被動的了解問題的本質,更重要的是以行動克服困難。

我覺得<藍色情挑>電影中人物的掙扎與超越的過程就特別具有教育價值。電影的主角茱莉原本生活富裕、家庭美滿,幾乎是一個完美的人生,但一場車禍卻奪去她家人的生命,並考驗著她如何超越生命的困境。

茱莉因丈夫與女兒驟逝而萬念俱灰,為了忘掉這一段不愉快的記憶,她丟掉所有舊東西,包括丈夫譜了一半的曲子(歐洲大樂章),接下來,獨自一人搬到鄉下去,不再與任何舊識連絡,企圖斷絕與過去相關的所有聯繫。這是茱莉一開始時的態度--逃避,但傷痛實在太深,這一切作為並未真正協助茱莉超越失親的痛苦。過去如影隨形,每每在不經意間,一湧而上。更糟的是,在一次有關丈夫的報導中,她發現丈夫生前與女法官外遇,並留下遺腹子。對茱莉而言,真是情何以堪,茱莉的情感變得異常矛盾,在此之前,她可以全心全力的去愛丈夫、去思念丈夫,並設法超越失落。如今,她愛恨交織,掙扎變得更加的複雜而沉重。

奇士勞斯基倒是給了觀眾一個解答,去面對命運之神所出的難題,他認為面對問題才能超越問題。電影中茱莉前往法院探望丈夫生前的女友,並決定將豪宅過戶給她,希望所出生的孩子冠上丈夫的姓。在處理完這些後,她毅然決然地與丈夫的助理共同譜完未完成的歐洲大樂章,最後,在音樂演奏的澎湃聲中,孩子出生了,而她也超越了痛苦。

 

矛盾

在茱莉的掙扎中,我們看到在多數的掙扎中共同具有的本質--矛盾性。在發現丈夫背叛後,茱莉對丈夫的情感既愛又恨,兩種對立的情緒,在茱莉的心靈掀起一場狂風暴雨。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愛與恨是難以並存的,我們只能選擇去愛一個人或是去恨一個人,可是在茱莉的個案中,人性中卻隱含著愛恨交織的矛盾狀態。

所有的掙扎都存在著矛盾。在<神隱少女>中所講述的主題:自然與文明的對立,也是充滿著矛盾,文明的發展過程,必定會對環境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即便如此,工業化的腳步還是馬不停蹄的加速中。

那麼,去引導學生覺察矛盾點具有何種教育意義?第一,可以打破我們黑白分明的僵化思考,例如:凡是自然就是美的、好的;文明就是醜的、貪婪的。或是,愛一個人,就必須全然的愛他,我們對這個人的愛是不容許其他「雜念」的存在。如果我們能理解矛盾的自然現象,我們將變得更加的包容、自在。

第二,更接近現實。現實生活中其實是充滿矛盾的,奇士勞斯基在電影中所指陳的矛盾現像是可以與現實相互呼應的,以《海角七號》為例,片中具本土意識的鄉民代表一再的感慨恆春如此美麗的山脈與海岸都被財團以BOT的形式霸佔了,弄得年輕人在當地找不到工作,他真想放一把火把恆春燒了。然而,從另一角度看,不也是因為這些財團的投資經營,造就了今日的恆春,成為休閒度假的聖地?

從藝術的角度看,李安的《色戒》是相當值得推崇的。它的格局寬廣如史詩般,經過仔細考證、還原的三十年代上海場景,散發出一股濃濃的古典美,引發思古的攸情,只有像李安這樣的才華,才會有這樣的筆觸。

《色戒》所呈現的是女主角王佳芝的道德與情欲上的掙扎,雖然它的背景是對日抗戰,但因不是論述的重點,那些如青年學生的熱血、情報頭子易先生對國民黨同志的殘忍迫害等,都一筆帶過,李安想講的只是王佳芝的內心掙扎。

王佳芝是矛盾的,在理性上它應依國民黨地下情報組織的指示,即便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應盡力完成刺殺易先生的任務。然而她理智的防線卻被逐步被突破,易先生在床上,用他極端暴力的性,擊敗了王佳芝。當國民黨特工埋伏在珠寶店門外,準備暗殺易先生時,王佳芝看到手上閃閃發光的鑽戒,居然一時心軟,警告易先生。易先生慌忙逃離,發現事跡敗露的特工份子一哄而散,王佳芝腦海裡一片空白,不知何去何從。她心中猶豫著,是不是在此時依標準作業程序,服藥自殺?但她的心中很矛盾,仍然對易先生抱持著一線希望,畢竟易先生曾經如此的愛戀自己,而自己也在關鍵時刻放了易先生一馬,想著想著,王佳芝把它衣領裡的毒藥丟掉。

王佳芝的矛盾最後牽連到一群青年愛國志士被捕槍決。我們很驚訝的發現如此聰明的人,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執行如此重大的計畫時,竟會產生這樣的矛盾。

  
情慾

王佳芝是在特殊的時空背景下,因一時心軟而成為情慾的受害者。從心理學家佛洛依德的觀點而言,情慾是推動我們生命往前行的關鍵能量,只是通常它太巨大而難以控制。因情慾而身敗名裂,甚至招惹殺身之禍的例子,在電影中相當常見。在《烈火情人》中部長背著兒子(馬丁)與兒子的女朋友(安娜)約會。在一次約會中,部長忘了鎖門,被一臉狐疑的兒子撞見,在驚訝中,馬丁墜樓身亡。身敗名裂的部長辭去職務,穿著破舊的衣服,徘徊在小巷中,成為一位虛無的流浪漢。

雖然時空背景不同,但王佳芝與部長因為情慾,而不顧一切的飛蛾撲火行為是極為類似的,也同樣的以悲劇收場。這種致命的吸引力常常成為我思考的素材,首先我相當好奇,人們為什麼會前仆後繼,不顧一切的衝向「致命的吸引力」?第二,電影裡道德與情慾的衝突中,到最後通常何者會佔上風?第三,我也想知道,如果情慾是生命本質的一部分,那為什麼又會在某些情境中反過來扼殺了我們的生命?是什麼原因讓情慾轉化成致命的?

《春去春又來》中,嘗試為情慾的致命性找到一個解釋與出口。「心經」就是一個提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我們所看到的表象都是暫時的。他們的本質是空的,因為人世間萬事萬物都在變動中,包括愛情與情慾在內。當老和尚唯一的弟子因殺了跟別人跑的太太而逃回寺廟後,難以壓抑滿腔的憤怒與痛苦;不願看到弟子如此煎熬著,老和尚命令弟子在廟前的甲板上刻心經,弟子在刻完心經後疲憊的睡著了,我們觀察他在刻心經的過程中,心情有明顯的變化,由一開始的充滿怒火到後來的平靜。


由這些人的故事,我才發現,慾望本來就是人性的本質,人存在的目的,從生物學的觀點而言,就是不斷的複製自己,複製,是唯一且最終的目的,因為這個目的才有了慾望,因此可以想像慾望的強烈程度。在<烈火情人>中,我們很容易觀察到一個為了滿足慾望甘冒身敗名裂危險的部長,採踏在人倫的刀口上,卻完全無法自持,那種強烈的程度令人震懾。

然而情慾為何是致命的?因為它碰撞了道德。因為越了界而遭引了殺機,這個道理人人懂,卻很難遵守。

 

越界

  電影中種種的越界提供我們豐富的素材去反省我們的生命,藉此理出我們的存在目的。我們來這個世界走一遭,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在我們寂靜的生活表像下是否真正存在著一個價值?一個意義?幸好電影是一種藝術,而不是教科書,所以在電影中可以暢談許多的越界行為。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在<春去春又來>中的一些情慾鏡頭是相當突兀的,年輕和尚與妙齡女子在莊嚴的寺廟裡親熱,而與老和尚僅隔著一層薄紗。這不僅挑戰人性,更向莊嚴神聖的宗教挑戰,越界的程度相當的徹底。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神父>中的同性戀神父,因與男子在車上親熱,被巡邏的員警撞見,而被信徒唾棄。<神父>同時挑戰了宗教與異性戀的道德尺度。

<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另一個由情慾引爆的人倫悲劇,母后與同父異母的太子私通,憤怒的皇帝命令母后每天服用含毒的中藥,企圖慢慢毒死她。絕望中,母后以自己被皇帝下毒為由,激發二王子與三王子的同情心,企圖發動兵變,逼迫皇帝退位,不幸事跡敗露,三位王子身亡。

這些越界對我們一向所以為的道德標準,造成很大的震撼。在<春去春又來>以及<神父>中尚保留一個中心觀點,一個核心價值,觀眾能夠理解,在<春去春又來>中和尚越界之後自食惡果,唯有認清人性多變的實相,潛心向佛才能回復寧靜的生活;而在<神父>中,導演提出一個論述:神父的職業表現與他的私生活是不可以一概而論的,兩個領域是可以獨立的。如此,我們可以理解,<春去春又來>及<神父>兩片中的越界行為是有道理的。為著某種思想、教育上的目的,儘管並非人人同意這樣的觀點。

然而,<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卻欠缺這樣的論述,觀眾只看到一個悲劇,卻無法從悲劇中看到一個核心價值,可以將它劃為偏向娛樂性的電影。

 

自由與勇氣 

  電影中的越界通常是有道理的,儘管這些理由有時候相當牽強。我覺得最好的越界理由是為了自由。羅曼羅蘭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亦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何等的壯烈。

從生物學的觀點而言,人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複製;可是從人的觀點而言,人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自由。

在<藍色情挑>中,奇士勞斯基說明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心靈上的自由。前文提及茱莉企圖以逃避的方式斬斷與過去的所有聯繫,以忘掉痛苦,到最後被證明是無效的嘗試,唯有當她覺悟到這項事實﹙逃避是無效的﹚,拿出勇氣去面對不堪的過去,她才真正有可能超越過去的魔咒,獲致心靈上的永恆平靜。

要越界以獲得心靈的自由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所以羅曼羅蘭才會以生命、愛情來權衡自由的可貴之處,而自由的追尋首先需要的就是勇氣。

自由與勇氣,勇氣與自由,是一對孿生子,缺一不可。奇士勞斯基將自由分為「外在自由」與「內在自由」兩類,外在自由是指那些會影響到個體自由的種種外在環境因素,包括制度、文化、階級、族群…等等;而「內在自由」即是指心靈的自由,是可以不受上述因素影響的。以<喜福會>為例,那些第一代的華人母親從中國本土移民到美國,理論上應擁有較大的外在自由,然而,女兒們雖然出生、長大在自由的國度,卻沒有因此而擁有自由的心靈(內在自由),因為母親們在不自覺中將古老中國男尊女卑的文化移植到女兒們的腦海裡,在與丈夫相處時,處處忍讓、退卻,直到情境惡化到難以忍受,才驚覺於自身生命如此的低下。幸賴母親們適時提醒,才勇敢的邁向解放之路,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女主角們在領悟到自身所受的不平待遇後,如何以勇敢的行動爭取自由,包括以被視為禁忌的離婚手段。

在<喜福會>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傳統中國女性焦慮不安的靈魂,她們的生命被男性壓縮在一個稱為「家」的小小空間中,而喪失其存在的價值,唯有衝破生命的桎梏,在自由的前提下,才能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另一部探討女性追尋自由的電影是韓國片<密愛>。兩個各自在婚姻生活中無法獲得幸福的孤獨靈魂,只好透過危險的外遇相互的慰藉,成全彼此的生命意義。

片中女主角(明媛)原本過著幸福的生活,卻無端被丈夫的外遇對象羞辱而陷入憂鬱的深淵,儘管丈夫決心療傷,將全家搬到鄉下住,然而企圖重整破碎婚姻生活的努力,卻不見任何成效,女主角的心靈與肉體似乎是分開的,經常恍恍惚惚的她,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直到她遇見一位俊美的鄉下醫生(英裘)才徹底改變。一眼望穿女主角空虛心靈的英裘邀請她玩一種遊戲:只能上床,但不能說「我愛你」,醫生解釋說生命短暫,他討厭一成不變。

或許出於對丈夫外遇的報復,明媛接受醫生的邀請,陶醉在情慾世界的狂喜,原本乾燥即將枯萎的花朵,在獲得滋潤後,又開始綻放。

電影中可以觀察到女主角,由憂鬱到充滿活力的強烈轉變。然而事情終於傳開,沉溺在情慾世界充滿矛盾的兩人,在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時,卻理不出一個解決的方法,導演只好讓兩個人發生車禍,以便對觀眾作個交代。醫生在車禍中喪生,女主角倖免於難,卻選擇獨自一個人過活,在電影最後,我們看到她孤獨地坐在人群中過著平凡的生活,肚子餓時就吃,需要錢時就去打零工,和一般人沒有兩樣,然而,在經歷過這些之後,明媛卻相信她從未過得如此的清醒,她自述:「苦難能激發生命力,悲傷讓我知道我還活著。」從新找回自我的女主角獨自跑到照相館照相,對她而言,這才是真正自己的寫照。

 

韓國女導演邊永祖對女性心靈深處,對自由及情慾的渴望作了相當深刻的描繪,她引導觀眾去思考:一個在心靈與肉體上不幸福的婚姻,對當事人可能造成的傷害,以及在解放後所獲得的「清醒」,儘管它的代價相當的高昂。

 

自主

表面上看來<密愛>與<扶桑花女孩>中主角們的掙扎是為了不同的理由,前者是為了愛而對抗傳統婚姻的制度,而後者是為了生活而對抗傳統對待婦女的歧見,但兩者卻有著共通的因素,亦即追尋人的自主權,一種被社會文化所制約,而失去的自主權。

<扶桑花女孩>故事發生的背景是一間位於日本北方的煤礦公司,面臨倒閉的危機,為了維持生計,公司突發奇想,以表演夏威夷舞的轉型努力,讓公司起死回生,當公司開始招募舞者時,卻受到鎮民的強烈反對,對當時人們來說,穿著暴露的服裝,在大眾面前毫不掩飾的扭動身軀是不符合傳統規範的。

人的自主性在這樣的掙扎中逐漸的顯露,其意義與價值。當然,女舞者們可以就此放棄她們的夢想,臣服於父母與社會文化的壓力,回到家中,過著平淡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勇往直前,努力不懈地朝著原定目標邁進。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群懷抱夢想舞者的奮鬥歷程,如何由初使的笨拙、害羞,轉變到後來的自信與卓越,最後,在初演時觀眾如雷的掌聲中,重建自身生命的意義。在電影中我們看到女主角燦爛的笑容,即是不願放棄自身自主權,努力向宿命挑戰,終獲人們認同,而散發出的甜美笑容。

教師應將影片中的概念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加以聯結,以發揮影片最大的教育功能。可以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遭遇過類似的掙扎?他們的理想與社會約定俗成的理念相互的不容,而最後他們必須放棄?

  有些時候學生未能針對影片中的議題與自身的生命經驗產生聯結,而僅是抱著旁觀者的態度去觀賞一部電影,去聽教師講解劇情。這樣教學活動的效果有限,僅在知識的層次上打轉,無法深入學生的心靈,引發他們的反省與共鳴。

為了讓學生具備充份的先備知識以利討論,通常我會在上課前兩週就將電影的故事大綱與討論的焦點,以電子郵件寄給學生,例如針對<扶桑花女孩>我寄出三個問題:(1)試述影片中問題發生與處理的原因、經過與結果;(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遭遇過類似的困境,自我理想與社會價值觀衝突,而難以抉擇?(3)你喜歡電影中哪些片段,說說看。

這些問題的目的在預告即將觀賞、討論影片的焦點,使學生在心理與知識上達到一定層次的準備,以利教學、討論的進行。

討論的歷程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歷程,有時候學生提出教師未曾思考過的觀察與論點,有如驚艷一般,教師頓時從學生的發表中學到了智慧。在<扶桑花女孩>的討論中有一位學生表示他特別喜歡片中照顧椰子樹的工人這個角色,為了怕椰子樹凍傷,到處向居民商借火爐,並幫椰子樹穿衣服保暖,這是一種認真工作的態度。不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真正實踐了認真工作的態度,能從學生口中聽到這些,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堅貞    

  對於堅守傳統婚姻價值觀的人而言,可能會認為李明媛與醫生的畸戀,是過度的越界行為,不是婚姻生活的典型表現,婚姻,這兩個字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而是相當嚴肅、神聖的,而人,並非總是像電影中所描述的,充滿著壓抑、衝突與背叛,人性中仍存在著許多可貴的特質,換句話說,某些電影中背叛的描寫,僅是為了戲劇性效果而已,並非真實人生全然的寫照,雖然有時我們都有越界的想像,不過在重要的關頭,通常我們都會守住道德。

我相信所有的人在結婚之前,對婚姻生活一定滿懷憧憬,相信你跟你所愛的人,將同心齊力、攜手合作,共渡生命中的所有艱難。

  這樣的假設並非是完全不正確的,我們需要一種信念,陪伴我們走過漫漫的人生路,儘管生命飄搖,但只要有這個信念,就不至於摧折。

<美麗人生>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電影,在於它所展現的人性中永恆光輝的特質--愛與堅貞。由義大利導演羅貝多貝里尼自導自演,故事敘述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義大利,有一位叫基多的猶太人與當地女子(朵拉)相戀,結婚後生了一位可愛的男孩,但好景不常,隨著戰爭的白熱化,納粹的陰謀越發的明顯,有一天,當朵拉回家時,發現客廳一團凌亂,丈夫與兒子因具猶太血統,被遣送集中營,朵拉慌忙跑去車站尋找,向納粹軍官交涉,雖然她不是猶太人,但她願意與丈夫、孩子共赴猶太人的苦難,她要求納粹軍官,與丈夫搭乘同班火車,一齊被關入集中營。納粹軍官不可置信的猶豫著,但是看到朵拉堅定的眼神,遂急忙攔下行進中的火車,讓朵拉上車。

集中營裡險峻的環境並未打消基多樂觀的心態,為了減低兒子的焦慮,他聲稱他們正在渡假,並且在玩一種遊戲,如果兒子遵守遊戲規則,耐得住性子,獲得最後的勝利,就可以獲得一部坦克當獎品。基多最後在德軍撤守的混亂中被槍決,在槍決的前一刻,仍然仔細叮嚀兒子好好的躲,避免被德軍抓到。

在看了許多人性背叛的故事之後,再回過頭來欣賞<美麗人生>將對朵拉的堅貞行為感到無比的推崇,如果在我們身邊存在著一位如此堅貞的人,守護著我們,不論風風雨雨,那麼我們將永遠不會感到孤獨,不論外在的世界是多麼的黑暗。

另一部描寫人性堅貞特質的影片是<美夢成真>,影片中他們夫妻的婚姻生活所遇到的考驗是親人的死亡,身為畫家的太太(安妮)接連遭到兒子、女兒與丈夫(克里斯)車禍身亡的打擊,最後,在絕望與孤獨中,她選擇以自殺方式來結束痛苦的煎熬。

原本在天堂中等待愛妻靈魂前來相聚的克里斯,卻意外的發現安妮的靈魂已被打入地獄之中,因為自殺是違背自然法則的。救妻心切的克里斯,決定不計一切前往地獄救援,透過「引渡者」的協助,克里斯進入了地獄,來到安妮因內疚而創造出來的自我折磨之黑暗世界,為了拯救安妮,克里斯溫柔的告訴她說,不論是孩子的死亡或是自己的死亡,都不是安妮的錯,都是意外造成的,安妮不用如此的自責。然而,陷入長期內疚自責陰霾的安妮,一時之間無法理解,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在進入煉獄之前,引渡者曾警告克里斯不得待太久,否則他的思想將被安妮同化,一齊沉入黑暗的地獄,再也無法回到天堂。

時間到了,安妮仍猶豫著,此時,引渡者出現,試圖將克里斯帶離,不料,克里斯卻堅持留下來陪伴安妮,他謝絕了引渡者的好意。克里斯對安妮堅定的支持,讓安妮感受到無比的溫暖,突然間她的心念一轉,了解到這一切的意外並非她個人造成的,就此走出自責的煉獄,與克里斯一同回到天堂。

克里斯選擇到地獄陪伴愛妻,與朵拉選擇共赴丈夫的猶太苦難,都是人性中堅貞精神的展現,是人性中至高無上的價值。我常常透過電影引導學生去觀察人性的閃光點,希望他們能在漫漫的人生路中,發揚人性的光輝,活出有價值的人生。

 

道德兩難   
 
如同人性中的許多特質一樣,堅貞仍可能出現一些矛盾,在我們的想法中,堅貞的對象通常只能一個,如果同時針對兩個利害關係相反的目標「忠誠」,可能是一種背叛。

電影<英倫情人>即呈現出這樣的矛盾點,其中的衝突在於究竟國家與愛情熟輕熟重?個人應忠於國家或忠於愛情?如果父母為解救子女甘冒背叛國家甚至犧牲自己的危險,算不算是對子女堅貞的行為?這樣看來,在所有的道德判斷中,皆可能出現例外,在一些模糊的情境中,難以抉擇。這是一種道德的兩難,具有很大的教育價值,透過這樣的衝突,去思考、潧清我們的價值觀。

影片中一位名叫艾莫西伯爵,是一位喜愛文學與飛行的人,受英國皇家地理協會委託,前往非洲調查當地的地形並繪製地圖。他愛上了有夫之婦的凱薩琳,不幸,他們間的畸戀被凱薩琳的丈夫發現,一天,凱薩琳的丈夫帶著妻子,架著飛機在上空飛過,看到在地上行進的伯爵,竟不顧一切地朝他撞去,意圖同歸於盡,出乎意料的是,凱薩琳身受重傷,丈夫當場慘死,而艾莫西倖免於難。

艾莫西伯爵背著身受重傷的凱薩琳,逃避到考古洞穴中,並答應愛人不論如何,會將她帶回充滿森林與流水的家鄉,隨即外出求援。不幸,艾莫西卻被誤認為德國間諜,在被解送回國的途中,他殺了看守人員,並以地圖交換德軍汽油,開著飛機返回洞穴,當他千辛萬苦抵達時,愛人已氣絕身亡,他記起對愛人的承諾,遂將其遺體運回英國,不過,在飛行途中卻遭高射砲火擊中,全身燒傷。

由於艾莫西伯爵的地圖,助長了德國對英國的戰事,因此,艾莫西被視為出賣國家的間諜而被追殺,當獵捕者詢問艾莫西時,他才沉重的為自己辯解,說他之所以與德軍交易的動機,並非是出賣國家,而是為了愛,為了解救病危的凱薩琳。

艾莫西伯爵陷入一種道德兩難的困境,愛國與愛情應如何抉擇?電影中由凱薩琳之口訴說自由的真諦,凱薩琳在臨終前寫道:「人都會死,不是嗎?我們滿載著愛人、族人的愛,和曾經吐嚥過的滋味死去,帶著如河流般的躍動,接受我們靈魂的肉身死去,也和冷冽的洞窟一樣,與深藏於內心的恐懼一起死去,這一切將深深烙印在我的身上。」在這裡她陳述一種切身的感覺,死亡,將帶走她的所有感覺,也會一併帶走她心中的恐懼,讓她安息。

接著,凱薩琳道出了自由的真諦:「我們才是真正的國界,不是強者劃定的國界。我相信你會來,將我帶回風之殿堂,那是我一心嚮往的,在那樣的天空與你攜手共步,還有和朋友們共享,無需地圖,沒有國界的樂土。」我一直覺得<英倫情人>所展現的氣魄及對人的憐憫,就像尼采般的偉大,但在和平中長大,未經歷過嚴重種族與戰爭衝突的人們,卻很難理解「強者所界定的國界」與「自己所界定的國界」間的區別,從來,在地圖上已經有很明顯的劃分,為什麼還有人們自己心中所定義的國界?這是電影從事人文關懷的一種方式,去反省兩者間的差異,進而凸顯因強者界定的國界所引發的紛爭。

雖然兩人的愛情同時背叛了婚姻與國家的道德標準,卻散發出一股追尋最終自由的濃厚氣息,我們原本對婚姻、國家的定見,也受到了挑戰與鬆動,道德似乎並非是絕對適用於所有的情境,有時候甚至是違反人性的。

 

極限狀態

<英倫情人>是一篇愛情與戰爭的史詩,我特別喜歡電影中飛機飛過一片無垠沙漠的感覺,自由的象徵,更令人敬佩的是,對抗道德的勇氣。平常看不到的人性,在戰爭中卻一一的顯露,戰爭,創造了一種極限情境,突破了道德、文化等種種的樊籬,使人的本性得以一湧而出。

在<辛德勒的名單>中我們看到許多不可能在昇平時期出現的鏡頭:一群德國人向行進中的猶太隊伍咆哮,辱罵他們是猶太豬,然而,在和平時期這些人卻是看來親切的街坊鄰居。另外,當德軍追捕逃竄的猶太人時,明明地窟中仍有容身之處,然而先行入內的猶太人,因為害怕洞內擠進太多人被德軍發現,而硬生生地將後來者拒於門外,留下她一人驚恐的躲避德軍的搜索。在這樣極限環境中,人性的自私被掙脫出來,是如此的殘酷與現實,不僅呈現在不同種族的對立上,甚至於同一個族群,在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亦是自私的。

然而在<戰地情人>中我們卻看到很不一樣的抉擇,二次大戰時德國與義大利是軸心國,義大利軍官柯瑞爾上尉跟隨部隊佔領希臘的一個小島,卻愛上當地少女。戰爭末期軸心國節節敗退,義大利首先投降,準備從希臘小島撤守,此時希臘反抗軍領袖勸說柯瑞爾上尉留下武器供反抗軍使用,以對抗德軍的壓迫。

在這渾沌的狀態中,柯瑞爾上尉的內心掙扎著,身為一個軍人,理所當然的服從上級命令,帶著武器、人員,從島上撤守,他實在沒有義務加入別人的戰爭,協助他們從德軍的壓迫中解放。

可是他內心的良知在呼喚!良知在這關鍵的時刻甦醒,他毅然決然地與反抗軍合作,率領弟兄們抵抗德軍的入侵,最後抵不過德軍的優勢兵力,全營士兵幾乎陣亡。

存在的意義,只有在面臨極限狀態的臨界點時才能顯現,生命的價值在於能不懼一切而作出有利眾生的自由抉擇。在柯瑞爾的案例中,我們看到即使在面臨巨大的死亡焦慮下,自由抉擇仍是可能的。而就在這樣的選擇中,自我的生命意義於焉而生。

戰爭僅是電影試煉人性的方式之一,有了這個元素,電影就變得壯麗,對心靈起著震撼的效果,也讓電影更加引人入勝。

我常常引用電影中的各種極限狀態,與學生討論可能的問題解決方法,作為一種思考的訓練,電影中的個案具有一些優點,首先它提供相對較多的背景資料與明確的主題,使討論限制在特定的脈絡與架構之上,不致淪為天馬行空的發言與討論,這些以電影中案例之討論是較為具體且生活化的。

第二,電影中人物所提出的問題解決方式有些相當的別出心裁,可以激發我們的創意,另一些則具有爭議性,可以協助釐清我們的思維。

在<殺戮時刻>(Time To Kill)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這種極具「爭議性」行為的教育價值。故事的背景在於講述人權與種族的衝突,一位黑人父親拿著槍衝入法庭射殺兩位強暴他十歲女兒的白人,儘管在報復的當時,他抱著與白人嫌犯同歸於盡的念頭,然而,當他的心情逐漸平靜之後,又開始設想自己能無罪開釋,回家團聚的可能性。

他聘請一位26歲年輕的白人律師(傑克)為自己辯護,傑克辯護的策略是將原本單純的司法案件轉化成種族衝突的政治事件,透過媒體的報導,牽動了以往黑人被白人虐待的情緒,每次開庭前,法院廣場聚集著許多示威群眾,對法官造成很大的壓力。

另一方面,傑克刻意將焦點灌注在被性侵、重傷的十歲黑人小女孩身上,不斷提及小女孩的慘痛,希望藉此合理化黑人父親在法庭上的殺戮行為,儘管從司法觀點而言,殺人,不論任何理由都是不對的,但聰明的傑克卻成功地引導法官及民眾改從正義及人權的角度去思考這個事件,最後黑人父親(卡爾李)獲判無罪,白人們感到相當失望,但黑人們卻異常振奮。

雖然鏡頭照見被卡爾李報復死亡的白人父母在法庭上哀傷落寞的神情,但似乎觀眾們一致稱許這樣的判決,是人權、正義的伸張,我問學生:「如果你是法官,你會不會做出相同的決定?」大部分的學生都說會,而如果他們是這位黑人父親,在明瞭以往司法不公,不可能對黑人作出公正判決的前提下,他們也會執行類似的報復行動。

學生的思維相當單純,完全受電影的劇情左右,這是相當危險的。我反問他們:「如果卡爾李被判無罪,那麼以後若有類似事件,是不是也比照這個判決,而無罪開釋?」很明顯的,就這個判決而言,法官已失去其公正的立場,讓種族干涉了司法。

透過這樣的思考訓練,學生得以澄清他們的價值觀,而其中重大的功臣即是電影。

宿命   
 
極限情境的產生往往與個人的宿命息息相關,在奇士勞斯基的三色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的意外發生在主角們的身上,而造成他們生命的質變。在<藍色情挑>中一場車禍意外,開啟茱莉自我探索之路;在<紅色情深>中,年輕法官重複著曾發生在老法官身上的相同意外--他們的女朋友們背叛他們。最後,在一場船難的意外中,奇士勞斯基讓三部電影的主角們搭同一艘船,也同時倖存下來。

為什麼車禍意外會發生在茱莉身上而不發生在別人身上?又為什麼搭乘同一艘船有人獲救,卻有人喪生?無法說出一個所以然來,我們稱為「宿命」。

人之變動性並非人性本然,有很多時候是受宿命影響的一種不得不的改變。然而,我們無法更改宿命,卻可以透過自我抉擇,改變對命運的應對態度,在與命運衝撞中激盪出生命的火花。

在抉擇與命運對抗之後,人的潛能將被無限的激發。前述<扶桑花女孩>即是講述與命運抗衡的勇者故事。另一個與命運對抗的故事來自<刺激1995>中的銀行家,銀行家因被誤判,殺死與人通姦的妻子而入獄。在獄中經歷一些慘無人道的折磨,在沒有任何奧援之下,只能憑藉自身的靈性與意志力相抗衡。在監獄中放風時,他會想像自己是自由之身,漫步在公園中,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最後在得知殺死妻子的兇手之後,他決心逃亡。一點一滴的,他用手指慢慢的挖,多年以後他終於挖開了一條地道,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趁著雨勢,逃出監獄。

銀行家的個案讓人理解到,即使如監獄中看似絕望的情境下,一個人仍能透過抉擇而保有內在的自由,以其堅強的意志與命運相抗衡,心靈可以獨立於肉身之外,活出人性的尊嚴。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戀戀三季>中的道師父,他本來是一位俊美、家喻戶曉的詩人,不幸因得了痲瘋病而被世人唾棄,之後就將自己放逐在蓮花池中黑暗的小室,從此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當在蓮花池工作的堅安好奇的問他為何不出來散散心,他卻回說,每天他醒來的時候,他的靈魂就飄出窗外,他可以聞到窗外的花香,他的心靈可以自由自在的走動。

雖然<戀戀三季>所描述的是發展中的越南,人們不顧一切意圖增加收入,其所對抗的宿命,是人們一昧追求物質而喪失純真,與<刺激1995>所談論的主題(對抗體制化)不同,但對人性追尋自由的關切卻是一致的。有些時候,人須透過反省與行動方能獲得終極的自由,宿命的對抗與翻轉,卻是人建構自身意義的不得不手段。

 

自由與意義

有些時候學生無法全然理解自由與生命意義間的關連性,為何自由是建構一切價值觀的先決條件?針對這個問題,電影提供許多很好的素材,作為討論的基礎。

<喜福會>中的蘿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中國家庭中長大的她,在潛意識中仍然服膺中國女性順從、自我犧牲的美德,在嫁給富有的白人丈夫之後,屢屢作了許多「自由」的決定,包括自動放棄已獲通過的入學申請,以及只煮丈夫喜歡吃的菜…等等,在當時的她看來,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做一位妻子應有的行為,這些都是出於她的「抉擇自由」,對她而言,是發揚中國傳統婦女美德,別具意義的行為。

直到她發現丈夫外遇之後,才番然醒悟,這一切自動自發的行為是沒有經過反省,自動放棄生命自主權的思考行為模式,在本質上它並非是一種有意義的選擇,因此,其所衍生的行動並不具有價值。

另一部討論自由與意義的例子是前文所述<戰地情人>中的柯瑞爾上尉,在面對希臘反抗軍領袖的要求時,應如何抉擇?我會問學生:「如果你是柯瑞爾上尉,你會作怎樣的決定?」這個抉擇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它挑戰了柯瑞爾上尉長久以來對國界、忠誠與道德等的認知,希臘反抗軍並未脅迫柯瑞爾上尉幫助他們,而是他自己出於自願而作出的義無反顧的決定。因此,柯瑞爾上尉最終決定協助希臘抗德組織是別具意義的,在於這樣的抉擇是源於人性的內在良知與尊嚴。

 

懷舊電影

  我常常鼓勵我的學生要走出家門、走出校門,到世界各地去與當地的人們交流,去享用他們的食物,以體會不同文化對世界的看法,藉此以擴展我們的視野。

雖然我無法陪著學生旅行,但至少我可以透過電影帶領他們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心靈之旅,去觀察不同國度、不同文化下人們的生活,以及他們對世界的看法。

首先我必須做的事,就是告訴學生除了欣賞HBO電影台播映的美國影片外,也可以觀賞其他國家的電影,而我也特別指出美國影片中商業氣息濃厚、較欠缺人文素養的缺點,避免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美國意識形態制約,而失去了自身的主體性,因為國情不同,有些時候美國人的思維不見得適用於我們。

除了介紹不同國家的電影外,我也推薦一些早期甚至黑白電影時期的電影,好的電影可以經歷時空的考驗。

像<魯冰花>就是我極力向學生推薦的好電影,故事發生的背景約在民國五十、六十年代,一位由都市被調往鄉下任教的老師,如何與該校勢利眼的老師們周旋,處處維護貧困學生的故事,影片所強調的是教育愛以及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片中主角郭老師的教學方法在當時而言算是很先進,有一次,為了幫助古阿明家抓茶蟲,他帶領全班學生到古阿明家附近寫生,在影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群學生到戶外寫生時的喜悅,太陽西下時,教師牽著一群小朋友,沿著河岸走回家的快樂景象。

這部電影之所以令人懷念,就是其中所含的早期台灣所具有的濃厚人情味,雖然物質缺乏,但生活的內容與現今相比,卻沒有相對的貧乏。

                                                    
而<魯冰花>電影最令人推崇的是濃得化不開的人道關懷精神,表現在郭老師對古阿明無微不至的呵護上,包括他買蠟筆鼓勵古阿明,堅持讓古阿明參加繪畫比賽、多次親自拜訪古阿明家…等等,這些舉動在現在的社會中已然少見。而這就是我為什麼會懷舊的原因,因為那個時代講良知、講氣節。

仔細觀察,在宮崎峻的電影中也有許多懷舊的情節,例如在<神隱少女>中,荻野千尋就是搭乘一列早期的火車到沼之底去找她的男朋友白龍。而在宮崎峻的心中,更是想回到尚未完全遭受工業化污染前的美麗農村景象。可以說,宮崎峻是相當懷舊的。

我也常常引導學生觀摩早期的日本電影,原因之一是早期日本電影較易取得,另一方面是因為日本導演們大師級的功力,對生命刻畫的力道之深令人佩服。而黑澤明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所導演的電影<羅生門>與<生之慾>…等,都堪稱經典。

現代電影中所呈現、描述的情節及價值觀,與早期電影有很大的差異。在教室中適度呈現這兩類型的電影,可以平衡觀者的價值觀,並且在不同的基點上,對生命進行反省。這提醒教師們在選擇電影教學時,應有更大的彈性,去涵蓋不同國度、不同文化、不同視角的電影。

 

學與用

美國教育家杜威強調「做中學」,他認為教室中所學到的原理原則應在實做的歷程中被考驗或被修正,所學的知識如果無法被用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那麼這樣的知識是沒有價值的。

杜威的觀點指出,知識在運用上的相對性,學生應依照不同的情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以解決問題,因此,我們的思考是嵌入在不同的時空脈絡中,我們的思維深受不同文化、不同情境的影響,同時也應針對問題情境理出相對不同的問題解決策略。總之,思考與問題解決應靈活,應考慮不同情境的特殊性。

許多時候,以教科書為主的學習模式,往往無法提供具體、特殊的案例,供學生練習運用他們所學,這樣的知識有時候是僵化而危險的。針對這個缺失,電影勉強提出一些補救。
電影提供許多情境,協助教師去詮釋學理或考驗學生運用學理的能力,電影中的個案都有其發生的特殊情境,只有當學生對事件背後的時空脈絡有深入的同理了解,才能發展出較成熟的問題解決方法,教師可以針對電影中的個案拋出一個觀點,要求學生批判這個觀點,說出他贊成或反對的理由;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進行電影中不同角色的角色模擬,去設想,從不同的立場思考同一個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同理心。這樣的教學與學習的歷程是有趣且有意義的。因為它由純認知的層次,進化到包含了認知與實踐(模擬)的層次。

以<魯冰花>這部電影為例,學生在討論時應對當時(60年代)台灣教育現象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充分掌握政治意識形態介入教育,及制式化教學對當時學生的影響,這類問題的產生,是具有特殊時代背景的,而問題的解決也必須考慮當時的環境,避免過度以今論古的偏見。學生很容易的說,郭老師可以同時聯絡一些社會救濟機構或幫古阿明的爸爸找一份兼職的工作,以改善經濟等問題解決策略,不過這些策略從當時的情境而言,是不切實際的。

紀錄片

教師也可以考慮選用富教育意義的紀錄片,在於紀錄片的目的是儘量忠實的呈現社會的現像。如果教育的本質是教導學生必備的技能去適應社會,誠如美國教育家杜威所言:「教育即生活」,那麼我們的教材必須來自生活,必須是真實人生、社會的寫照。

我記得有一回跟學生討論是否讚成安樂死的問題時,學生一開始多持反對的立場,認為生命是可貴的,不論在任何情況下,人皆沒有權力放棄生命,直到我在課堂上放映紀錄片
<尋死的權利>(The? right? to? die),學生的思考受到很大的挑戰,因為他們看到一位全身被火重度灼傷的男子,痛苦無望的復健歷程。

記錄片活生生的實例填補了學生生命的空白,引導他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生命的本質,當我研究電影這項功能許多年之後,突然發覺有時候電影所提供的心靈養料要比一位「心靈導師」還要豐富,因為它可以提供多元的觀點。

教師較常運用劇情片,因為劇情片較容易取得,知名度也較高,然而某些時候,記錄片卻具有更大的教育效果,值得我們去運用。

例如同樣是講環保的議題,教師可以選擇劇情片的<明天過後>或紀錄片的<不願面對的真相>,這兩種類型的影片各自有其優、缺點。

<明天過後>對於災難發生的現象,做了充分的詮釋,相信看過這部影片的人,對大雪淹沒大半美國,所造成的嚴重損失,有深刻的印象。然而,<不願面對的真相>卻以極為理性的態度解釋「溫室效應」發生的原因,以及問題解決策略,影片中所展示的照片、數據、論點,感覺上相當的真實並且有說服力。

<烏干達的天空下>就是一部卓越的紀錄片,導演以悲天憫人的胸懷,將受戰爭迫害下孩子悲慘的遭遇紀錄下來,呼喚世人對這黑暗的一角,加以關注。雖然我從未去過非洲,對非洲所發生的事情也很少注意,但在欣賞這部影片時,卻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哀傷,對孩子們的遭遇深表同情,更重要的是,這部影片表達了孩子們對追求生命尊嚴的執著,以及透過音樂治療創傷的努力,他們的毅力可以作為在富裕中長大的我們的參考。

許多紀錄片沒有在錄影帶店出租,必須透過其他途徑訂購,例如<用腳飛翔的女孩>就是很好的紀錄片,一群台灣製作小組特地飛到瑞典訪問這位自小沒有雙臂的生命勇者,請教她的人生哲學,並且以鏡頭紀錄她的日常生活作息。

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她始終面露著笑容,看來如此的溫暖,很令人好奇,為什麼在命運之神如此捉弄的情況下,蓮娜瑪麗亞仍能保持如此的樂觀,活得這麼的快樂,有興趣的讀者,不仿觀看這部影片,學習她快樂的秘訣。

 

模擬的人生

以電影來詮釋生命雖然有許多優點,但也有一些限制,其中之一就是模擬的人生與真實人生間的差距。從好的方面來說,由於真實的人生太複雜,有些事情我們不可能一一體會,也沒有必要去體會,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以電影來協助學習,具有莫大的價值。

但是,就像是塑膠花永遠無法取代真正的花一樣,有些智慧必須自己親身體悟之後,才能產生。教師在呈現與討論電影中的個案時,應時刻警覺電影與真實中的可能差距。

第一個問題就是電影對主角的過度誇飾,使他們看起來太美麗、能力太強或太偉大,而使他們更像一位超人,而不是凡人。可是在真實的世界裡面,我們卻有很多的缺點,我們也會失意與困惑、我們有軟弱以及不為人道的秘密,我們永遠也不可能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表現那麼完美,電影中的主角只是理想的化身,高懸在那裡,供我們奮鬥。

第二個問題就是電影對情境的過度簡化。電影不可能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鉅細靡遺的將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交代清楚,電影可以做到的,只是選擇性的將關鍵性的因素呈現出來,這些呈現出來的場景再經過修飾、美化之後,可以保留多少原汁原味,是令人質疑的。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情可以簡化處理,有些卻不能。特別是在多元的社會中,可能有不同的立場相互的較量,在這個複雜的情況下,問題解決更需要周詳的考慮與靈活變通的能力。

第三個問題是觀點的問題。電影的優點之一就是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讓我們的思想更自由,讓我們的生命更豐富。然而,這些也可以成為電影的限制,電影所呈現的觀點,它的價值、它的對錯究竟是由誰決定的?由導演嗎?或由導演背後所立基的文化?

史蒂芬史匹柏雖然是一位才華洋溢的導演,不過在他所導演的〈太陽帝國〉中,卻充滿了對華人的偏見,因為這部影片的觀點是歌頌二次大戰末期派駐中國的日本空軍,視死如歸的精神。從這個觀點出發,本來壓迫中國人民的日本人反倒變成偉大的。

第四個問題是太過戲劇化。為了創造張力,讓觀眾看的過癮,有些電影的選材和劇情的發展常常不合邏輯。在動作片中常見到滿身肌肉的主角,在槍林彈雨中歷經種種險境,卻一次次的死裡逃生。或則,警探們也可以穿著帥氣的西裝以優雅的姿勢射擊壞人,然而,這些都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生。

第五個問題就是價值觀的挑戰與迷失。一些具有教育性很好的電影,也往往具有強烈的批判色彩,挑戰主流價值。例如在<春風化雨>與<魯冰花>中,即對傳統灌輸式的教育猛烈開砲,討論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春風化雨>中基廷老師要學生去探索體驗教科書外的世界,去吸取生命的菁華;在<魯冰花>中郭老師批判學校教育抹殺了學生的創造力,他們各自提出激進的改革主張,不過電影的結局是相同的,這樣深具人文思想的教育改革,注定是失敗的。基廷老師因為班上一位學生自殺而成為學校指責的代罪羔羊,被迫離職;而郭老師也因古阿明被勢利眼的老師們排擠引發肝病去世,憤而辭職。

雖然影片所做的批判與所提的教育改革用心良苦,卻實際上不可行,好比是看到了傷口,卻找不到藥去醫治,只好看著傷口惡化,觀眾看到問題被挑起了,卻也迷失在問題的叢林裡,留給觀眾的是一堆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