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1/24

A1:黃靖宜

可能原因1:

許由、汴京、務光都是《莊子˙雜篇》中提及的人物,而《莊子˙雜篇》經後是考證後已經確定並非莊子本人所作,而是後代弟子所撰,所以歷史上許由、汴京、務光三人是否真的存在也尚待證實。若歷史上並無許由、汴京、務光三人,那麼也莫怪乎孔子等人為稱揚了。

可能原因2:

古時候因為知識訊息的傳遞不若現在便利,而人的記憶力也是有限的。也許孔子在提及讓國典範時,遺忘了許由、汴京、務光等三人,故在後世弟子撰寫《論語》時也就無法提及起,而口耳相傳的事蹟,若無人記錄,便會讓人逐漸遺忘,最後消逝在浩瀚的時間流中。

且歷代皆以儒學為正統,《論語》更是為學的第一聖經,在經過《論語》的傳頌後,伯夷的事蹟當然也就為後世所稱揚,而許由、汴京、務光只出現在史書中,若非有興趣或需求,有誰會想翻開史記閱讀?

故就知名度而言,伯夷的知名度是高於許由、汴京、務光三人的,而要舉例時,不就是要舉出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讓大家更加容易理解嗎?



A2:彭惠娟

孔子沒有對許由、務光等人做回應是因為他們是《莊子.讓王》中所虛構的人物,虛構的人物孔子自然不能歌頌,所以就算他們的事蹟跟伯夷一樣還是不能讓孔子稱讚,稱讚一個虛構的人物是沒有意義的,人們也不會把虛構的人物當成榜樣。

我認為太史公認同許由、務光等人的存在,從文章裏太史公舉例他們的例子可以看出太史公讚賞他們的德義,覺得他們的事蹟跟伯夷他們相似,值得我們稱讚。

只是礙於記載許由、務光等人的史料太少,太史公也不能口說無憑的去歌頌他們。

Q1:孔子對古代讓國高義的賢者,如吳太伯、伯夷給予高度評價,為何卻未見其對許由、務光等人做任何回應呢?你認為太史公對許由、務光等人的存在,抱持何種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