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1/17
第一、二組

有,但是沒有很明確的行動。從第四段武涉跟韓信討論要不要造反可以看出。「韓信不忍心倍漢,又自以為功多」(P.376),可見他心中已經有一絲造反之心。從「假齊王」那部份更可以看出他似乎在測試他要反抗的話能不能成功,而且如果他毫無造反之心,他應該要避嫌,再說從第366頁韓信勢如破竹的軍事才能可見他並不畏懼劉邦。

第三、四組

我們認為一開始沒有,因為從胯下之辱可以看的出來他沒有膽量造反,而且他對劉邦十分忠誠,就算有人去慫恿韓信,他也沒有打算要造反。不過在劉邦不再信任他之後,他就有造反之心,但卻不敢行動,所以對陳豨說他可以幫助陳豨。

第五、六組

1.有,他竟然不先幫劉邦脫困,反而想自立為王。心中想要有權力(從他驕傲的個性可看出他不可能甘於被打壓)。

2.無,從報告中可知韓信的忠心、仁厚,而且從兩次的反叛當中都可看出證據不足的地方。韓信可能想自立為王而非與劉邦搶天下。

第七、八組

起初韓信本無造反之意,並且感念劉邦的知遇之恩,但後來韓信漸掌大權後,因為對權力的追求欲求不滿,造成韓信對劉邦漸有造反之心。

第九組

應該是沒有叛變之心,從報告可以知道,韓信輔佐劉邦的時候就可行動一起角逐天下。後來被貶官後,也只是低調生活,並無太明顯的反叛行動。最後他說的「兔死狗烹」,也把自己放在「被利用」的人這個位置,並沒有那種類似要反叛卻壯志未酬的心態。

Q2:劉邦建立漢朝之後,為何張良得以存活而韓信不能?請述己見。
第一、二組

因為張良懂的見好就收,就像道家的樹大招風,小草反而能得到生路,韓信鋒芒畢露,在一連串的勝戰,憑軍事才能而自大,未觀察劉邦成王後的作為去深入了解劉邦是什麼樣的人。

第三、四組

張良:在於其懂得明哲保身,因為本意為為祖國報仇,再加上劉邦為張良所認定的皇帝人選,且劉邦自張良的言行認定張良無反叛之心。

韓信:從第一題中可看出韓信掌權之後,從一開始的忠心耿耿,到後來的懷有私心,並引發主上的不滿,且功高震主,驕縱不知收斂,終惹來殺身之禍。
第五、六組

首先,因為韓信以前的生活太貧苦所以無法放棄手中的權力。而張良比較像老莊思想,不喜歡爭名奪利,而且又不像韓信愛現、驕傲。

第七、八組

1.因為張良懂得謙虛進退,不爭名奪利,知道劉邦氣度小,對身邊會危害他的地位的人,想盡辦法除去他。韓信也想要有名利,沒辦法像張良一樣淡泊名利。

2.因為劉邦貪圖美色,所以比較喜歡面貌姣好的張良。

第九組

張良有看出劉邦只能共患難,卻不能共享福的心,所以就十分低調,甚至把自己身體搞到十分虛弱,讓劉邦完全不會覺得有威脅性。但韓信卻十分高調,覺得他有付出就得有回報,使得劉邦不悅,才引來殺機。

Q1:你認為韓信究竟有無造反之心?